(“抑止于口不随便乱说”,说明六五爻居于中位能守中道。)
【周易正义】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注]施止於辅,以处於中,故口无择言,能亡其悔也。
[疏]正义曰:辅,颊车也,能止於辅颊也。以处其中,故“口无择言”也。言有伦序,能亡其悔,故曰“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注]能用中正,故“言有序”也。
[疏]正义曰:“以中正”者,位虽不正,以居得其中,故不失其正,故“言有序”也。
【子夏注】上体之中,当其辅也。得其中正言也。言而序,悔亡者也。
【集解】六五:艮其辅,言有孚,悔亡。○虞翻曰:辅面颊骨,上颊车者也。三至上,体颐象,艮为止,在坎车上。故“艮其辅”。谓辅车相依。震为言。五失位悔也。动得正,故“言有孚,悔亡”也。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虞翻曰:五动之中,故“以正中也”。
【朱熹注】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六五当辅之处,故其象如此,而其占悔亡也。悔,谓以阴居阳。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正」字羡文,叶韵可见。
【原文】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今注】敦,厚,有说为头。以厚终:以敦厚而终结。“厚”是释“敦”。上为终。
【今译】上九:敦厚知止(保护头部),则有吉。
(能够以敦厚笃实的德行抑止邪欲,就吉祥。)
《象传》说:“敦厚知止而有吉祥”,以厚道而终结。
(“敦艮之吉”,说明上九能够将敦厚的德行保持至终。)
【周易正义】上九:敦艮,吉。
[注]居止之极,极止者也。敦重在上,不陷非妄,宜其“吉”也。
[疏]正义曰:敦,厚也。上九居艮之极,极止者也。在上能用敦厚以自止,不陷非妄,宜其吉也,故曰“敦艮吉”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疏]正义曰:“以厚终”者,言上九能以敦厚自终,所以获“吉”也。
【子夏注】动者,利之求也。动失则害至。止者,正之元也,久守则福来,非敦厚之徳不能止其终也。
【集解】上九:敦艮,吉。○虞翻曰:无应静止,下据二阴,故“敦艮,吉”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虞翻曰:坤为厚,阳上据坤,故“以厚终也”。
【朱熹注】上九,敦艮,吉。○以阳刚居止之极,敦厚于止者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