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一凡在珠江三角洲的调查,杀马特们几乎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90后农民工二代。
他们多是留守儿童,学历不高,小小年纪就辍学出来打工。

第一次打工的时间
这么小的年纪进入社会,被上的第一课自然就是“人善被人欺”,被骗、被抢、被霸凌过的人比比皆是。
冷云(网名)第一次到广州时,租好房子却找不到回家的路。
好不容易碰到个“好心”指路的女生。
可聊没两句,她便向冷云诉苦,并借了2000块钱。
走之前留下手机号,表示一定会还。
然而五个月过去了,冷云主动打电话过去,才知道是个假号。

罗福兴说,一个浮夸另类的发型,能够让看他们看起来像个“坏孩子”,不容易被欺负。
“感觉头发给了你一个勇气,从形象当中,感觉就有一种震慑的东西,而且在大家印象中这就是个坏孩子。”

这让我想起电影《新宿事件》里吴彦祖饰演的阿杰,在被日本黑帮砍掉一只手后,原本性格善良温厚的他,把自己打扮成这个样子。

与杀马特别无二致。
除了让自己看起来像“坏孩子”外,流水线上工作的压抑、孤独,也激发着他们想变得与众不同的心。
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里,中国制造业还很单一,产业远不如现在多元化。
工人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重复性的流水线机械工作,封闭式管理,每个月只有一到两天的休息……
很多人累的,经常站在那里就睡着了。

一个女孩一天需要贴几万个标签,一个标签几厘钱,就这么一直贴。

还有一个网名叫“伟哈哈”的杀马特小孩,十二三岁就进厂做“百洁布”。

有过进厨房经验的都知道,百洁布有一面特别硬,因此“伟哈哈”的手指甲全都被磨光了。
杀马特,成为了生活里唯一的寄托。
他们需要一点快乐,需要一些发泄,来证明自己和流水线上的机器不一样。

曾经的杀马特成员小帅说,他成为一个杀马特,不过是希望有人能跟自己说说话。
哪怕是骂他丑、恶心,他都开心,起码有人愿意跟他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