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如果让你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你会如何一步一步缩小范围呢?
质数与合数
一、定义:
-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像这样的数就叫做质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用试除法判断一个自然数a是不是质数,用从小到大的各个质数依次去除a,如果到某一个质数正好整除,这个a就可以断定不是质数;如果不能整除,则可以断定a必然是质数。
-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 质因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那么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注意:(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它与任何整数都是互质数。
(2)2是最小的质数,2是唯一偶质数;(分清偶质数和奇质数的概念)
(3)4是最小的合数;
(4)5是唯一一个个位为5的质数;
(5)100以内共25个质数,74个合数
(6)★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和是奇数,其中一个质数一定是2(根据和的奇偶性来理解)
(7)★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和是偶数,这两个质数都是奇数
(8)三个不同的质数相加,和为偶数,这三个数一定是2和两个奇质数。
(9)10以内的质数个位只能是1、3、7、9
(10)绝对质数:一个两位质数,个位和十位交换后还是质数。
(例如:11、13、 31,17、71、37、73、79、97)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连续相乘的形式。
注意:(1)分解到因数全部为质数为止;
(2)一个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3)最终结果要写成用指数表示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2³,指数是3,表示3个2相乘)
2、方法:(1)逐次法(2)短除法
注意:(1)先把要分解的数写在短除号“∟”里;
(2)从质数表中从小到大依次尝试,直到商是质数为止;
(3)最后把每个除数与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3、题型:已知乘积反求原数
(1)先把积分解质因数(2)用质因数凑因数
公因数
一、定义:公因数:几个数公共的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公因数。
二、表示:通常,把两个数a,b的最大公因数记为(a,b),例如(12,8)=6
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一)短除法: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最后除到两个数互质为止,短除号左边的所有数相乘得最大公因数,短除式最后两个商一定要互质。
注意:(1)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2)a和b是互质数,且a<b,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a,最小公倍数是a×b;
判断两数互质的方法:
(1)两个不同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3)一个质数如果不能整除另一个合数,这两个数为互质数;例如3与10、5与26;
(4)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它和任何一个自然数在一起都是互质数。
(二)列举法: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该法
四、注意:
(1)1为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3)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
(4)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
(5)一般已知被除数求除数,就是求公因数,
问至多是多少,就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多、最大)
公倍数
1、定义:几个数公共的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