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一路看,小黄悉心介绍自家厂的历史和发展,感觉他不是为了工作而来,而是出自一个宣威人对家乡物产的热诚与骄傲。
这一通参观也不收费,我们买了两包“宣字”生食火腿,既是为了品尝,也算聊表谢意。
临走时小小黄跑到我面前,举起一朵小绿花,“这是沾沾草,可以沾在衣服上,送你。”我真的当襟花黏了一路……
说起宣威火腿,还有一家老字号,20世纪初由爱国实业家浦在廷创办,名叫“老浦家”,孙中山先生曾为其题词“饮和食德”,如今扛起了宣威火腿制作技艺非遗传承的招牌。
开过蜿蜒的村道,我们找到老浦家,厂里像个手工家庭作坊,师傅们正在清洗发酵好的火腿,乐呵呵地一条条搬去厂房,做最后的切割处理。
招呼我们的是个脸蛋红扑扑的姑娘,我问:“你们的非遗火腿技术究竟是指啥?”
她深吸一口气说:“在宣威,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火腿,每一家都有独到的方法,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火腿有自己的理解和特别深的感情,这大概就是宣威火腿最重要的传承了吧……”
姑娘推荐我们去市中心的老浦家专卖店采购火腿,我们又买了两包生食火腿,打算带回家配红酒,跟“宣字”号做平行比较。
算起来,五包顶级云南火腿的价格,加起来五百块左右,还不到进口西班牙火腿的一半……
专卖店隔壁有家叫怡味源的馆子,正好来吃点本地家常菜。
炒火腿,三年陈的最香!嫣红色瘦肉连半透明乳白油脂,肉香馥郁又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