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8 以上即可正常生长,一般可耐-14 低温,耐寒性很强。北京植物园具有郁金香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

郁金花海(《北京植物园》插图)
植物园的郁金香展区位于北京植物园科普馆的西侧,这里共栽植球根花卉180个品种80余万株。其中郁金香约有65万株,除了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贝母、观赏葱等15万球根花卉也在展区内陆续开放。
每年4月中旬左右,是郁金香的最佳观赏期。此时,高大的杨树下一片郁金香的花海,红、黄、白、黑,一片片由不同颜色郁金香组成的大色块,绚丽地铺在大地上,使人痴醉神迷。
这里是游客最喜爱的地方,每逢花季,从早到晚,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他们忘情地拍照,似乎要把这美丽的景色印在脑海,带回家中。
独木成景
独木成景是园林造景的一种手法,一般采用高大、树形优美的乔木,单株或者两三株作为突出的主景,让人们尽赏植物的自然之美。北京植物园内,有几处这样的景观。

独木成景(《北京植物园》插图)
月季园东南侧的草坪上,开阔的空间,几株高大的杨树矗立在绿色的草坪上,银白色的树皮与草坪的嫩绿形成优雅的色彩搭配;杨树不规则的树冠上,千万片深绿色的树叶在风中热烈地鼓动,发出哗啦啦的乐音。这样的景观会触动、感染人的心灵,会自然而然地和着自然的节拍律动。
碧桃园的南入口处有一株英桐,它高大壮硕,树冠庞大。春天赏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夏天享它的一片天似的浓荫;秋天观它一树灿烂的秋色;冬天则看它严寒中凛然矗立的发达的枝杈。它四季有景,四时可赏。北湖西岸的山脚,英桐两两配植,也可赏到如此景观。
植物园北湖向南,有一座小小的龙王庙。庙前有一株古槐,直径3米左右。以国槐缓慢的生长时间来估算,这株古槐树龄已经在千年以上。这棵古槐,老干苍劲,树皮深褐色,裂纹清晰深刻。树冠庞大,虽然历经千年,树枝已经不能再有向上、向中心聚拢的青壮年态势,而是下垂平展,如同俯地的苍龙。它浓荫蔽日,几近贴地的新枝依然缀满豆状槐花,结出饱满的槐豆。它顽强的生命力,着实令人赞叹。

千年古槐(《北京植物园》插图)
水杉丛林
此景在樱桃沟内。水杉被誉为“植物活化石”,樱桃沟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水杉的生长,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初播种繁殖,这片水杉长势良好,棵棵身姿挺拔,羽片状的绿叶清新可人。
进入樱桃沟,若走沟谷低下的栈道,便可身置水杉林中。抬头一片葱绿,低头小溪潺潺,可纵享山林之乐。若从东侧紧挨山崖的小路上进沟,则可赏水杉树郁郁葱葱的树尖。每年春天新叶如片片轻盈的嫩绿色羽毛镶于枝上,令人欣喜异然。
自春日花开,水杉嫩芽初萌,每逢周末,沟谷栈道一线都会喷放水雾。人们行于栈道,如同在仙境一般。
歪脖老树
此景在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门前东侧。这棵古槐树形奇特,犹如一条苍龙从天而降,头落在地上,身子向上横斜伸展,百姓称为歪脖老树。它斑驳苍老的枝干,不禁令人联想起2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曹雪芹坎坷传奇的人生境遇。
我们古人有先安宅,后植槐的习俗,所以凡是有古槐的地方,应该伴随有古建。这棵树有着考证清代伟大的作家曹雪芹居所的价值,它身后就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正白旗39号院旗下老屋。在香山百姓的口碑里,关于曹雪芹的住地,有“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蔴”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小桥流水已经不见了踪影,但是这棵“歪脖老树”就像一个地标,除了植物的观赏性,还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银杏金秋
植物园内观赏银杏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黄叶村,另一处是卧佛寺内三世佛殿两侧的古银杏,两处有着内在而紧密人文关联。
卧佛寺在古代文人的诗中被称为“黄叶寺”,清代郑板桥到西山拜谒卧佛寺住持、大德高僧青崖时曾有《访青崖和尚、和壁闲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韵》一诗:
西风肯结万山缘,吹破浓云作冷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