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前第一露台俯仰沣峪
凤凰山,因道宣曾在山后地搭建棚庵,供寺院僧人居住,故亦称后庵山,山形如凤,地脉龙绵,山势奇古高峻,林壑幽深。净业寺踞此山腰悬崖绝壁之下,坐北朝南。
北依悬崖绝壁之下,北望丰德寺;
东连青华山,东望卧佛寺;
西临沣峪河,西望西观音寺;
南面阔朗,沣峪河畔也有一寺,九鼎诸峰,210国道蜿蜒在峪里,是净心清修的道场。

寺院前下露台:云开洞
此处上下各有一个露台,上露台和下露台。

寺院前下露台俯仰沣峪
道宣律师门下有受法传教弟子千人,著名的有大慈、文纲和文纲的弟子道岸、道宗等,后由道宗的再传弟子鉴真将律学传到日本。唐杨州律僧鉴真(公元688年—763年)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东渡日本传法,五次东渡,第六次才成功,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被日本人称之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

寺院侧门
参观净业寺,既能爬山吸氧欣赏秦岭风光、感受古寺古韵,还能撸猫。寺院前下露台上还有唐槐和160多年的古皂荚树。
净业寺创建于唐初,是佛教律宗道宣广传律藏佛法的道场。寺院就建在海拔762米的山凹处,占地10余亩。黄墙灰瓦,庄严肃穆,彰显古朴之气。律,就是戒律 。对佛教来说,戒律是修炼之首规;从典籍上说,戒律是经、律、论《三藏》之一;从教义上说,戒律则是戒、定、慧“三学”之首。按照佛教的说法,《经》是佛“说”的;律是佛“制”的。罗汉、菩萨可以造《论》,但不能“说经”,也不能“制律”。所谓“金科玉律,惟佛能制”。
南北朝之后,出现不少律学名家,道宣便是最著名的一个,道宣由于晚年住终南山,因此在律宗方面,命名为“南山宗”。

天王殿
天王殿青砖黛瓦,朴柱素梁,悬挂“依法护法”匾额和南怀瑾所题对联: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