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国“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正开展系列科考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登山运动员们勇敢攀登,不断创造奇迹,于1960年完成了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创举。此后,登山运动伴随着科学考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火热起来,到如今,登山运动在北京已非常普及,登山爱好者不但有强身健体的专业场地,还能在锻炼之余享受休闲旅游的乐趣。
(1)1960年完成从珠峰北坡登顶创举
新中国登山运动的历史,要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说起。
1956年4月,我国第一支登山队——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诞生。据本报1956年5月17日4版《中国第一批爬山运动员接受纪念章》报道,那年4月23日,28名登山运动员开始攀登陕西秦岭主峰、海拔4113米的太白山。他们每人身上都背着25公斤重的东西。4月25日上午11时15分,他们登上了山顶。按照国际惯例,运动员们把写着他们名字的纸留在了山顶。
1956年5月17日,《北京日报》4版
此举翻开了新中国登山运动的新篇章。此后,我国登山运动员又登上了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征服了四川省海拔7590多米的贡嘎山峰。1959年,我国8名女子登山运动员登上慕士塔格峰,不仅创造了世界女子登山最高纪录,也创造了女子攀登海拔7500米以上高山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1956年4月,我国第一支登山队——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诞生,队员们登顶太白山,翻开了新中国登山运动的新篇章。史占春/摄
1960年,我国登山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据本报1960年5月28日1版《我登山队登上世界第一峰》报道,当年5月25日清晨,我国三名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克服了高山极度缺氧和零下40 左右严寒等重重困难,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创举。此前,西方登山界曾7次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珠峰北坡也因此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天险”。
1960年5月28日,《北京日报》1版
喜讯传来,时任副总理贺龙向中国登山队致贺电,电文中写道:这是我国人民的一个极大的喜讯,你们为伟大的祖国争得了很大的荣誉,为社会主义的体育事业再一次作出了光辉的贡献,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这次登珠峰是由我国著名登山运动健将史占春率领,从1960年3月25日出发,先后经过了三次高山适应性行军,到第四次行军时突击登顶主峰,历时两个月。登顶珠峰的三名登山运动员中,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王富洲只有25岁,是最年轻的一位。此外,这次还有26名运动员登上了珠峰海拔8100米以上的高度,在当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罕见的成就。(1960年5月29日《北京日报》1版,《我登山队创世界登山史罕见成就》)
1960年,我国登山队员登顶珠峰。图为登山队队员在中途休息。新华社发
(2)地质科考推动登山发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质科考推动了登山运动的发展。
那些年,北京地质学院结合地质专业开展了登山运动,并将登山运动列为体育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普及登山运动,该校成立了由6名青年体育教师组成的登山教练组,在香山、周口店建立了登山营地,学生们在那里上登山课,边登山边实习。
1960年7月8日,《北京日报》2版
据本报1960年7月8日2版《结合地质专业大搞登山运动》报道,这所学校有97%的学生获得了国家体委授予的“登山运动员”等级称号,其中包括6名登山运动健将、4名二级登山运动员和72名三级登山运动员。学校登山队从1958年开始,曾先后登上祁连山“七一”冰川主峰、太白山主峰,并为国家登山队输送了优秀队员。到1960年时,该校师生登山足迹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为祖国勘探出许多新的矿藏。学生们在青海高原、天山及长江三峡的绝壁上进行实习时,凭着一身登山本领,攀上了许多坡度达七八十度的悬崖峭壁,很好地完成了勘探工作。此外,学生们还登上青海境内海拔7100米的积石山,进行了冰川、地貌等科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