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24日,《北京日报》1版
为了探索横断山脉地质构造的秘密,1964年,北京地质学院7名男女师生组成科学考察登山队,登上了云南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海拔5500米的玉龙山主峰。这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登上这座著名雪山的主峰。当时,队员们采集到大量宝贵资料,对于进一步研究我国整个横断山脉的地质构造情况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64年5月24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地质学院科学考察登山队登上五千五百米的云南玉龙山主峰》)
![](http://imgq8.q578.com/ef/0723/751e7ba96c17175c.jpg)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成立爬山训练班。图为训练班学生在香山进行爬山实习。李桃/摄
(3)北大山鹰社闻名全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高校学生自发成立了登山队,以社团活动的形式挑战这项勇敢者的运动。最有名的当数北京大学山鹰社。
北大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4月,4年后,花名册上就已达500人。平时,山鹰社的学生会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比如跑步、跳远、单双杠、引体向上、定向越野等,这为日后攀登高峰打下了基础。1990年和1992年,山鹰社的学生分别登上了海拔6178米的昆仑玉朱峰顶和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中央峰。1993年,他们又登上了慕士塔格峰顶峰,令业界刮目相看。
![](http://imgq8.q578.com/ef/0723/b5302e8fa2f4721f.jpg)
1993年11月30日,《北京日报》5版
据本报1993年11月30日5版《向理想的目标迈进》报道,学生们登慕士塔格峰时资金并不充裕,买不起设备,只能租,而且租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品,仅一只登山鞋就有9斤重。不仅如此,学生们的防寒服也是租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只有每套40多元的双层运动衣和军训时发的绒衣绒裤。登顶那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气温加上七八级的大风打在脸上冰冷刺骨,疼痛难忍,但最终学生们还是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成功登顶。外国登山队员看到他们仅凭简单装备登顶都认为不可思议,连连赞叹。
1993年底,中国登山协会授予北大山鹰社10名队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运动员称号。这是我国民间登山队第一次获此殊荣。(1993年12月2日《北京日报》5版,《北大登山队十名队员荣获一级运动员称号》)
后来,北大山鹰社的学生还成功挑战了长江源头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峰,征服了青藏高原上海拔6282米的玛卿岗日峰……在那个年代,山鹰社不但是北京大学100多个学生社团中最红火的一个,更是闻名北京乃至全国高校,还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等院校学生加盟。
![](http://imgq8.q578.com/ef/0723/7f8f446d72c0628b.jpg)
1996年7月11日,《北京日报》6版
登山锻炼了学生们的意志和品质,也培养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曾经担任过登山队长的李锐表示,登山使他对困苦的忍耐力比多数同龄人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困难时,想想登山的痛苦,就觉得没有什么挺不过来的事。登山和组织登山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协作能力,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回报。”(1996年7月11日《北京日报》6版,《攀登永不言休》)
多年以后的今天,山鹰社仍是北京大学的品牌社团,在不断攀登新高峰的过程中,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登山运动员。
(4)百折不挠勇攀高峰
登山运动的发展,也伴随着失利和低谷。
195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攀登四川省中部的贡嘎山时,有4位队员不幸牺牲。当时,北京各界代表300多人曾集会追悼,表彰他们对登山事业的贡献。(1957年8月6日《北京日报》4版,《全总追悼登山牺牲的四位烈士》)
![](http://imgq8.q578.com/ef/0723/eb74e1f5970db0e9.jpg)
1957年8月6日,《北京日报》4版
1991年1月3日,中日联合登山队在攀登位于云南省的梅里雪山活动中,17名登山队员在海拔5100米的三号营地遇难。由于该地区气候多变,降雪量大,雪崩频繁,当时的救援队和后来的中日搜索队尝试多次都没能到达出事地点。直到1998年,部分登山队员的遗体、遗物才陆续被发现。(1998年7月24日《北京日报》3版,《梅里雪山发现中日联合登山队部分遇难队员遗体》)
![](http://imgq8.q578.com/ef/0723/cf0dc0ebd671d81b.jpg)
2002年8月15日,《北京日报》9版
2002年8月7日,利用暑期前往西藏攀登希夏邦马西峰的北大山鹰社5名学生,在海拔6700米至6800米处即将到达顶峰时遭遇雪崩遇难。他们当中,最大的不过24岁,最小的才21岁。山鹰折翅的消息传回北京,燕园师生悲痛不已。“一切的起因和结果,都是那个关于雪山的梦想。”5名学生之一、曾任山鹰社社长的雷宇昔日写下的文字,诠释了学生们参与登山运动的初衷。(2002年8月15日《北京日报》9版,《北大“山鹰”雪峰折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