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即使北京城区远大于古代,中轴线仍然肉眼可见!
那么中国古人认为的“世界秩序”又来自哪里?答案是天上。为了显示君权天授,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来自于天,夜空中星辰排布的规律,自然也应该得到地上的人的借鉴。
正如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所言,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中轴线上及两侧建筑群的排布,很多都暗合星象,以夜空中星辰排布为鉴,映射着古人对天上秩序的理解。

去一次天坛,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何在“皇帝诏曰”前面是“奉天承运”!
如此,规划严整、建筑排布井然有序的京城,对于王朝帝国来说,便能向境内往来的臣民,以及四海朝贡的使臣,展示国家机器如何在皇权之下,精密而规范地运转,彰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无形中向人们传递皇家威严。
除了星象所映射出的“秩序”理念,中华民族自古传承的一些营国理念,也在中轴线上展现地淋漓尽致。比如出自《周礼》的“左祖右社”,是源于先秦时代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在宫殿的左前方祭祀祖先、右前方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在故宫(宫城)外面,其实还有一道“皇城”,其四面为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而“左祖右社”就位于宫城以外,皇城以内!
在故宫(宫城)以南,天安门以北,太庙和社稷坛正如同镜像一般,分列排布于中轴线的两边,这正是一种中国式兼容并蓄的哲学。北京城在中轴线统率全局的布局“方针”下,将“左祖右社”的营国理念传承了千年。

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城市,往往都有一条或数条河流横穿而过。而城建规划,基本都取决于河流河道的形状。如甘肃兰州、荷兰鹿特丹都是典型代表。而北京,则是一个例外,甚至是全球布局结构最为特殊的大城市。
由北京中轴线贯穿的城建布局,背后蕴藏、并向世界展现的正是华夏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空间想象。
这条线如今还在延伸,从北京旧城往北,奥体中心内的鸟巢、水立方,体现了新时期中国人健康、奋进的新时代精神。往南,从南苑机场候机楼到大兴新机场,是对世界的进取与包容。

环越来越多,轴越来越长
跟文化名家,走进北京城
从金中都开始,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已有近千年。若从燕京蓟城算起,那北京就是2000多年古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