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游客依然只能“抱着5分的期望,享受2分的服务”。
如果说上面这些,还是每个在旅游旺季出行的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那么现在大家还多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那就是核酸。
考虑到人员在跨省流动中的风险,游客需要做核酸的次数通常要比本地人更严格。
比如有机场要求48小时内核酸才能登机,多地要求到达后三天两检,否则会有变成黄码的危险。
但旅游跟平时上班不同,通常不会有非常准确的时间表。
再加上身在陌生城市,对当地的核酸点的运营时间、排队情况不了解,更是极大增加了不确定性。

@每天都想喝椰汁
对于游客来说,核酸结果会对他们的旅游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但他们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却又是更高的。
网上经常有人抱怨某某城市测核酸排队太凶,底下都会有很多本地人给他支招:哪个点位人少,哪个点位会开到24小时……
但这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其实是很难获取的信息。
更不要说很多地方因为已经很久没有病例,日常并没有太大的核酸检测需求。
你在地图上能搜索到的核酸点,可能已经被裁撤了。
有个看了让人挺不是滋味的例子是,一位年轻妈妈为了保证后续旅途的顺利去某医院做了核酸,一天后却没出结果。
她无法入住下一家酒店,只能坐在街边给社区、医院打了几十个电话——
最后才发现是因为那家医院的核酸报告没联网。
03
旅游业快要“消化不良”了
当然,每次看到有人为旅游这么费劲周章,总是会有人半带嘲讽地丢出一句:
“不要出去,就没那么多事了。”
但客观来说,游客出行不只是满足自己对走出家门的渴望。
也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