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时尚搭配

领航中国丨“铜鼓”回响

常驻编辑 时尚搭配 2022-09-14 39铜鼓   林下   中国   铜鼓县   绿水青山   青山   江西   村里   生态   游客
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梁塅村地处修河源头,是湘鄂赣边界山区村,山林面积2.04万亩,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357户1260人,是“十四五”规划省定重点帮扶村。史料记载,湘鄂赣铜鼓县苏维埃人民政府驻梁塅梁家祠达两年之久,投身革命的梁塅英雄儿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近年来,该村依托山环水绕的生态环境,挖掘红色资源,打造集学、劳、游、宿、食为一体的红色研学基地、引进黄精种植、江南人参、瓜蒌、羊肚菌等生态农业项目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团队、研学公司、文旅企业纷纷前来打卡踩点,对接合作。如今梁塅村山区变景区、村民变员工、农事变体验,显现出强大利益链接效应,新增农家乐、民宿、休闲农园等经营主体8个。山窝窝的梁塅村不仅美起来了,还富起来了。2020年梁塅村集体收入15万元,人均纯收入6900元;去年村集体收入28万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今年预计村集体收入可突破50万元,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2万元。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梁塅村华丽变身,在铜鼓县并非个案。永宁镇坪田村凭绿色资源与红色资源丰富,每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游客在村里体验打糍粑、插秧、摸鱼等活动,还能品尝有机蔬菜。有了旺盛的人气,村里发展就有了活力。目前,该村已发展超市、土特产店、农家乐、民宿20余家,初步形成了60亩药园、800亩果园、1000亩茶园、1万亩竹园的种植规模,先后引进果业企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进驻。村集体经济从以前的欠账500万元到现在盈余50万元。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可以向游客售卖笋干等山货,林下种植黄精,养殖山鸡山羊等,村集体经济有分红,大家的腰包都鼓了起来。”村民罗桂珍说,现在家家户户实现了持续增收。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记者手记: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这是铜鼓县县名的由来。铜鼓县自古山清水秀,俨然一颗镶嵌在赣西北大地璀璨的“绿色明珠”。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点赞铜鼓县的山水:“带水清,泉石透。”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片土地的百姓,世代靠山吃山,主要以砍林伐竹为生,但一度因滥砍滥伐,山荒了,水黄了,鸟飞了。痛定思痛,从“十一五”开始,铜鼓县确立了“生态立县”。历经16余年的坚守,收获了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等一张一张“金字招牌”。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实,铜鼓县的“金字招牌”远不止于此,“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宁红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等等。这不仅折射了铜鼓县生态资源优渥,更是对铜鼓县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付出的肯定。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铜鼓“响”起来了,好生态引来天下客,他们或来投资、或来兴业、或来旅游、或来康养。特别是随着蒙华铁路和大广、昌铜、铜万三条高速穿境而过,距离南昌、长沙、武汉车程均在1至2小时左右,其交通区位日益凸显。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山清水秀、康养长寿,铜鼓县正成为南昌、长沙、武汉和宜春乃至周边省份旅游、休闲和康养的胜地。近年来,铜鼓县旅游人次不断增加,旅游收入不断递增。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84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1亿元;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10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鲜活的数据表明,铜鼓县卖木材已成历史,卖风景、卖生态渐入佳境。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不断在这片绿水青山得到印证。铜鼓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从身边生态变好而带来的生产生活变化中,接受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朴素的真理。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牢记嘱托,青山作证,绿水青山已成老百姓幸福靠山;感恩奋进,老区不老,风景这边独好。4FJ拜客生活常识网

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点此提交删除
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点此提交删除

相关阅读:

  • 铜鼓是哪里(铜鼓镇属于哪个市)
  • 铜鼓岭:海南最东端的临海山岭,可观赏月亮湾
  • 夜雨丨宋海峰:秋收起义前夕:毛泽东在铜鼓安然脱险
  • 图集|国庆长假,打卡梅州好“警”色
  • 江西宜春最有名的五大特色美食
  • 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古滇国文化缩影
  •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
  • 古阮|寻一处院落,过诗意人生
  • 门票0元,路况好了
  • 上海这里将新建一座大型中央公园!一波美图抢先看
  • 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点此提交删除
    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点此提交删除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