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10日讯 6月9日,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公布了2022赛季中超联赛首轮数起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结果。山东泰山队球员郑铮停赛4场、罚款4万元;上海海港队球员徐新停赛2场、罚款2万元。结果既定,这样的处罚却引来了不小的争议。山东媒体《齐鲁晚报》撰文评论。
巩固“本手”
新赛季判罚更加严格
从比赛过程来看,郑铮和徐新的红牌,拿得都不冤枉。
在3日进行的中超揭幕战上,郑铮在第82分钟报复性犯规被直红罚下;一天之后,徐新在第43分钟严重犯规,同样吃到了一张红牌。随后,徐新似乎不满判罚结果,在返回休息室途中踢碎大连赛区通道的玻璃门。
对此,中国足协开出两张罚单。其中,郑铮停赛4场、罚款4万元。足协给出的解释是,郑铮作为运动员代表宣誓却随后出现暴力行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徐新则被停赛2场、罚款2万元。这其中,包含着对踢碎玻璃门的处罚。
包括这两张红牌在内,中超开赛前5天共出现了9张红牌。其中,成都蓉城对阵北京国安的比赛,更是出现了红牌“帽子戏法”,实属罕见。
从裁判的角度来看,中超遭遇“开门红”,是裁判执法更加严格的体现。有一些红牌,是经VAR裁判主动提醒后,主裁做出的判罚。连场红牌,是裁判的“本手”。目前为止,外界并未就判罚本身过多质疑。
亮出“妙手”
裁判曾进行大规模培训
早在赛季开赛之前,判罚尺度问题就纳入了外界的讨论范围。为了适应国际足球新变化,相关部门组织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判培训。此外,足协方面特意向媒体举办线上宣讲会,全方位介绍新赛季的重要规则及判罚尺度。
毫无疑问,这是足协走出的“妙手”。为期6天,356名职业联赛裁判员及裁判监督共同参与的培训班,达到了裁判员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尺度的目的。向媒体宣讲,也有利于促进外界对新规则、新尺度的了解,避免出现判罚结果和既往认知的不统一。
整体而言,足协的“妙手”走得比较成功。虽然新赛季中超裁判执法经验不一,但几场比赛下来并没有出现过于明显的误判现象。同时,裁判的表现也让“新赛季从严判罚”深入人心。
莫变“俗手”
追罚同样需要公平统一
围棋术语中,“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目前看来,追罚尺度的不一致,已经成为新赛季判罚规则的“俗手”。
无论是从严执法还是统一尺度,其目的就是维护比赛的规则和公平。然而,如果在后续的追加处罚中产生了不公平现象,那么就意味着此前所做的努力付之一炬,且很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的比赛。
对于郑铮被罚4场比赛,外界普遍并不认可。有人认为,以这样的理由做出判罚是给“宣誓人”打上了特殊标签,对郑铮而言并不公平。再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界定模糊,作为国脚的徐新公然染红后踢碎赛区玻璃门,难道就不算是一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了吗?
足协的“本手”和“妙手”,给新赛季中超的判罚带来积极变化,其所倡导的公平、统一,也是中超联赛逐渐进步、逐渐与世界接轨的体现之一。如果最终因追加处罚而损害了公正,那么此前各方所做出的努力,其意义也将被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