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更多科学设施加快建设、陆续运行,“十四五”期间,在怀柔科学城工作生活的科研人员预计将达到3万人。立足打造百年科学城,秉承“科学+城”的理念,教育、医疗、交通、住房、商业、文化、体育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国际人才社区、共有产权房、商品房、科学家公寓等住房项目加快建设,到2025年可提供各类住房约26000套。市郊铁路怀密线、通密线和京沈客专建成通车,每天有超过1500人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同时,共享单车的投放,还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引进一零一中学、中关村一小、青苗国际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中小学科技副校长实现全覆盖。怀柔医院、中医医院完成三级医院创建。雁栖河生态廊道不断升级完善,将为科研人员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交流、游憩观光、体育健身等活动场所,“远看是花园、近看是家园”的宜居宜业环境让怀柔更具吸引力。
中科院18个院所以及清华、北大等高校科研团队相继进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德勤大学等创新主体快速发展,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签约落地。今年4月,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硬科技产业园示范项目——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正式开园。首批13家聚焦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项目的企业集中入驻,预计达产后年生产总值可达16.5亿元,将为怀柔科学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时代大潮,澎湃向前,怀柔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承载国家战略,肩负国家使命,怀柔科学城正翻开加速建设的崭新篇章,一座有活力、有温度的“科学+城”正在展翅腾飞。
怀柔融媒记者:张立明 王飞 范静远 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