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奥运关注热点。上海积极服务奥运,承办奥运积分赛事,引发社会关注奥运热点,为促进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媒体报道聚焦“国家队获得奥运资格”“填补空白”等话题热点,大力宣传社企共建国家集训队组建3年成功冲奥的故事,并引起广泛热议。诺卡拉17级国家集训队是社企共建的首个典型成功案例,这不仅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奥林匹克事业做出标杆示范,也展现了上海服务奥运的创新探索。
提升场地服务水平。高水平赛事需要匹配高标准体育场馆设施,上海以承办奥运资格赛为契机,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赛事服务保障水平,为参赛选手争夺奥运资格保驾护航,展现上海具备承办高水平赛事的软硬件实力。国际雪联城市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上海站严格遵循国际雪联的各项标准,进行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科技设备实现在南方举办真雪赛事,为上海后续承办顶级雪上赛事积累经验。(相关链接)
创新举办 打造上海自主品牌赛事
上海坚持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充分挖掘上海体育特色元素的基础上,打造本土特色体育赛事品牌。根据《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办好本市认证知名品牌赛事的基础上,创办3至5项与城市特质相符的自主品牌赛事”的要求,2021年创办上海赛艇公开赛和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2项自主品牌赛事。
城市景观赛事新名片。发挥上海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一江一河”建设规划,挖掘上海苏州河历史中的赛艇文化,2021年,上海创办了上海赛艇公开赛这一独具城市特色的水上运动赛事。对标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中的伦敦和波士顿的赛事发展经验,将水上运动“上艇”与陆上运动“上马”品牌结合,打造上海城市自主品牌赛事双“名片”。
上海赛艇公开赛的创办是上海传承百年赛艇运动文化的新开端,也是串联苏州河两岸历史文化、展示苏州河水清岸绿治理成果的新载体。赛事是苏州河整治以来首次举办的封航赛事,交通、水务、海事、水上救生、气象、环保等管理部门共同协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保障赛事顺利举办,为上海后续举办水上赛事积累经验。赛事共吸引观众20000人次现场观赛,赛事直播观看人次达449.58万,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达2711万。
传统文化输出新载体。以象棋运动为突破口,2021年,创办了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这一综合性、国际性象棋自主品牌赛事,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办赛,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及地区134名棋手参赛,搭建了象棋运动国际交流平台。赛事以象棋为媒介促进中华传统国粹与世界多元文化思想交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输出,推动象棋运动发展。
红色基因 庆祝致敬建党百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复兴之路·薪火驿传百公里接力赛是2021年首个以迎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跨省体育赛事。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红船,两地联动,共同深化长三角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提升长三角红色文化的标识性和知名度,推进长三角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相关链接)
红色主题传承历史基因。复兴之路·薪火驿传百公里接力赛在活动形式和主题设计上紧密结合建党百年,运用红色主题传承历史基因,展现体育赛事的独特作用。
红色线路串联区域资源。赛事100支参赛队伍跨越上海黄浦、徐汇、闵行、松江、青浦5个区域,经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到达嘉兴南湖,用7个接力点、132.8公里的接力串联各区域红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