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小天鹅时期,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乃至阿谀奉承,张效瑞自视过高,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在“我就是这种风格”的豪言中忽略了自己的短板。
二零零年七月,金志扬卸任,此后几任主教练都和张效瑞发生过矛盾,不愿重用,张效瑞也不低头,“不让我踢,我也无所谓,如果让我改位置踢,我也不愿意改,就不踢。”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长时期打不上主力,张效瑞难免浮躁,在身体状况、竞技状态都很一般的情况下,他听信经纪人的怂恿,匆忙赶时髦留了洋。
他加盟了德乙球队亚琛队,这也是谢晖所效力的球队。不过,那段时间,张效瑞并没有得到多大的锻炼机会。
他说:“一个球员要融入一个整体,光靠场上是不够的。语言不通,球实在是没法踢好”。张效瑞从亚琛队回天津时,只带回来了一套亚琛队的运动外套留作纪念。

留洋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张效瑞回国后更没有位置,不得已上了转会榜,在紧缩银根的大背景下,没有俱乐部会为一名体能欠佳,又已经几年没打比赛的过气球星提供一份像样的合同。
二零零五年初,天津球迷不得不直面这样的伤感,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近十年来天津足球两大标志性人物,张效瑞和于根伟同时淡出球场。
短短几个月,张效瑞几乎走遍了四方。深圳健力宝、长春亚泰、辽宁中誉,三度碰壁,临近转会期结束,他找到上海中邦这最后一个“避难所”。
第二年,张效瑞退役。两年后,他改头换面成为天津松江的主教练,征战中乙。
飞铲悬案
有传言称,年轻气盛的张效瑞当时扬言,国奥队的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家队。在一次卖力的训练课上,他遭到了某位国家队老大哥的报复性铲球,受重伤。
“谁铲伤了张效瑞”是个悬案,范志毅、李明是被猜测最多的人。想搞清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其实并不难,张效瑞进入国家队集训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有一九九七年和二零零年有记录。
张效瑞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家队集训名单中是在二零零年的七月份,当时他确实是伤退了,但是在联赛中受伤。而当时的二十一人大名单中,既没有范志毅,也没有李明。
张效瑞也有在国字号球队受伤的情况,但是不是在国家队,而是在霍顿治下的国奥队。期间,张效瑞受过一次伤,脚踝处有一块游离骨头,这也成为后来限制他提高的因素之一。
所以这个“大佬铲伤张效瑞”的说法,大概率是一种臆想。

后来人们总是会想到,刚归来时的健力宝队,不能不说是出类拔萃,可一到了国内,没用几年,大都“泯然众人矣”。
后来的“零八之星”又进了德国的“温室”,最终的奥运会正赛可谓踢得稀烂,中国足球就在这样不断地轮回中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折磨。
前天学巴西,昨天学英国,今天又想起要搭上德国人高速运转的铁甲战车。蓦然回首人们发现,四处“学步”的中国足球,如今只能够爬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