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外在条件之外,内在条件也影响球队的成长。学校球队的成立是缘于球类人才的参与,早期因这方面人才有限,加以多数球赛未对球员资格订定规则,球队的成员十分复杂,有的以在校生为主,有的则向外调兵遣将,致有本校校友和他校校友混合而成的球队;1929年,上海女篮会的会员有七队,其中崇德是集崇德校友及南洋大学、暨南大学等离校健将而成。其后赛规日严,球员多数来自本校,即使有校友加入,也必须以业余身份参赛。
一般而言,大学的女子球员主要来自训练有素的中学球员,较易纠集精锐成军。1928年交大成立排球队,队中的陶莼、吴澍、张纯荪和吴凤珠均曾是中学时期代表华东出席远运的排球校队高手。由于这批人才的加入,使球队深具朝气,而她们也受到高度期许。另如持志大学的女排自有排球女将朱友兰入队之后,该校同学寄予厚望,期望朱能领导队友在女排球队争一席之地。但是灵魂球员通常无法常驻于球队中,随着学业结束或其他事由,校队球员经常更迭,在人才青黄不接下,校队唯有暂停活动或宣告解散。1929年交大的女排即因陶莼生病离校、吴凤珠因事退学而停顿半年,直至陶莼复学以及擅长排球的新生加入,球队始重新组成。
另外,此期爱好球运的学生固然不少,精通某类球技的人才却有限,因此组织球队时,常有一人二用的考虑。1929年两江在预选女子篮、排球队员时,有感于排球人才鲜少,决定从喜爱运动的学生中挑选,结果有十五名学生被认为可能获选。而这十五人中,五名是篮球队员,另六名则是篮球队极力吸收的人选。再自浙江省立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浙中”)也看到此类现象,该校女子排球队的队员计有十三人,但其中包括队长等八人均是篮球队员。这种一人身兼数队的情形,令球员疲于奔命,且影响球队素质。浙中女排队队长王华贞曾因女排战果欠佳而喟叹:
成绩谈不到,练习时又不能全体出席。同时我们女同学又少,这样要求,那样要求,一个人兼着数差,实在使我们感着精力方面难以应付了!
但也有学校禁止球员跨队,崇德于1933年首次成立排球队时,即规定篮球队员不准加入,俾使该项运动普及全校。
不过,尽管球队积极部署并排除万难,却无法防范一些不可预测事件的发生。例如1932年爆发“一·二八”事变之后,由于不少学校被迫停课,加以体育活动的暂停,一时活跃于校园中的球员都销声匿迹,球队也随之解散。启秀女中即曾停课半年,迨至复课,球员却已星散大半,有意打球的同学唯有另起炉灶,重新组军。
无论校队或球员本身面临多大困境,一旦选为校队球员,无不认真练球,从来自三所学校校园的报道可以看到:
自女子篮球队加入篮球会以后,练习不懈,每日无间,每日黎明即有无数女英雄,驰骋于球场,冀异日夺标之预备。
……每当晨曦初放,男同学正尚在黑甜乡大做好梦的时候,那班女英雄已在健身房里大施其好身手。
当午后六时至七时,夕阳已落,月色初明之候(后),辄见健身房中,女英雄角逐盛况。
由是显示,女球员对练球的执着,而这种态度甚至不让须眉。
为了增加球艺,球员经常与校内同学展开球赛,在男女同学的校园中,甚至可以看到两性一道练球的情景,浙中女篮球队曾指出,她们球艺之所以能猛进,便是受益于有机会和男同学练球。另外,球员常抱着初生之犊不畏虎的精神,邀请其他学校做友谊赛,1929年中国公学的女子篮球队(以下简称“中公女篮”)于成军不久,即向上海各女校下战书,充分表现该校的雄心。至于提出友谊赛的球队,不是仅向实力相当的球队挑战,也对冠军球队邀战,上海江南体育学校女篮球队曾致函崇德女校,表明道:
素仰贵队技术优良,声誉卓著。敝队同人不胜欣羡之至。兹为寻求技术上之进步起见,渴望贵队指教,俯允与敝队作友谊比赛一次。
无疑,技术悬殊的球队会师时,胜败立见。例如中公女篮面对强手复旦时,曾出现“茫无头绪,常常把球传给敌方”的窘态。唯这种挫败对甫成军的球队而言,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无碍球队的发展。
由于校队代表学校,有的学校订有对外比赛规程,以规范球员。例如浙江嘉兴女中不仅要求校队名称、队旗、队长、校队训练和组队参赛需根据校方规定或获校方许可,同时球员的学业成绩及品德也需合乎校方标准,凡“学业成绩三分之一不及格者及操行劣等者”与“不尊重运动规则及运动道德者”均不得为该校代表。尽管目前尚未有其他学校的数据,但从嘉兴女中的规定可以看出,在成为公众人物之前,该校期待的球员必须是球艺与学养兼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