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火箭可以把赌注押在泰泰-华盛顿身上。但过渡期用一个老兵顶上,并且传帮带,为年轻人上课。像麦康奈尔这样的熟男控卫就是不错的选择。
在控卫之外,火箭的另一块短板在中锋位置上。新赛季申京必然会承担更多任务,火箭也的确可以期待他的天赋,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土耳其人在防守端好像没什么想象空间吧?
他的定位更像是小萨博尼斯,而小萨博尼斯身后要有迈尔斯-特纳给他擦屁股。换句话说,火箭是否应该考虑一攻一守的双塔配置,而不是让申京站5号位的一大四小呢?
我的意见是,后者也许行不通。因为小史密斯虽是防守悍将,但他的防守天赋更多体现在外线的缠斗,而不是篮下的协防护框,他不是杜兰特式的侧翼中锋,而是大桥式的外线蜘蛛人……(未来有没有机会演化成杜兰特?不好说)
前面已经提过,火箭上赛季的内线防守指标简直是惨不忍睹,伍德+申京尚且如此,更别说申京独挑大梁了?
当然,火箭可以尝试把加鲁巴和泰特变成那个改善内线防守的因子。但很现实的一点是,身高局限了他们的护框水平。
所以我认为,如果市场上出现优秀的护框型五号位,火箭绝对要积极争取。比如近日要价2首轮的马刺中锋珀尔特尔。
而奥兰多那边,还有上限更高的选择。只能在班凯罗和温德尔-卡特身后捡漏的魔术中锋班巴,在年龄和战术角色两个层面都很对火箭胃口,也许火箭可以尝试和魔术来个资源置换(顺带把控卫问题也一并解决就更好了)。
大家可以想象,假如上述计划通,届时控卫和中锋人选都更合理的火箭,是不是路越走越宽了呢?
球队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争冠离火箭还有些遥远,毕竟他们还处在重建的第一阶段中,怎么稳定的赢球才是更务实的短期目标。
而火箭也的确需要开始赢球,因为2017年费蒂尔塔用22亿收下火箭可不是为了看摆烂,而是为了赚钱。疫情的停摆和哈登出走导致的摆烂,这两次黑天鹅无疑打乱了他的经营计划。
他当然知道火箭会进入重建期,但没想到重建期因为哈登的出走而提前。再叠加疫情的影响,把头几年大赚特赚的预期全都打没了。
根据统计,截止至20-21赛季,费蒂尔塔通过经营火箭回收了3.4亿美元,那么还剩18.6亿才能回本。
假设火箭每年有1亿利润,那也要差不多19年才能收回成本。鉴于过去每年正常情况下经营有30%利润率,那就是每年至少要有3.33亿收入——相当于火箭巅峰的18-19赛季,那一年他们有3.48亿的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