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52年了,东方红一号竟还在天上飞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5-05 远地点   近地点   苏联   人造卫星   空间站   中国   轨道   太空   负责人   技术   东方红

本文审稿:刘艳,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没想到,52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竟然还在天上飞?!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不是真有人拍到了,说实话我还有点不敢相信。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就在几天前,一段“世纪同框”的视频让网友集体破防: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图源:腾讯视频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视频中,“东方红一号”卫星与中国空间站擦身而过,发射相差了近半个世纪的两个人造天体在夜空中“遥遥相望”。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网友感慨这相隔半世纪的两颗“星星”相聚的奇迹: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毕竟,同时期美国、苏联和日本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都已经因为轨道、动力等各种原因坠毁。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方红一号”本身的意义无需赘述,它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作为“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承载着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和初心。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更标志着中国对于太空的探索就此拉开序幕。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这之后,我国航天发展一路“开枝散叶”——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成为我国首任探月工程技术总负责人,开启了我国探月和深空探测之路;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戚发轫,担任神舟飞船技术总负责人,由此我国开始在载人航天上书写历史;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方红一号”卫星测控系统技术总负责人陈芳允,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创始人之一;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其实,这颗在太空中飞了52年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最初是在从理论到工业几乎“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5000多人,在2亿元经费的基础上,用笔和算盘一步步“手工”完成了卫星从设计、生产、制造到发射的全过程。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宇宙中第一次有了来自中国的声音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1970年,宇宙中第一次有了来自中国的声音——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卫星在太空中向全世界发出《东方红》的歌声而得名“东方红一号”。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它重达173公斤,是一枚直径为1米的球形多面体,装有4根3米长的鞭状天线。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该卫星升空后,绕地运行周期为114分钟,在用20.002兆赫频率播放乐曲《东方红》的同时,传送遥测参数和科学探测数据。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今每年的中国航天日,就定在发射当天——4月24日。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回顾当时东方红一号从0到1的研制,一切都是那么不容易。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正式提出要做人造地球卫星。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此之前,苏联已经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人造卫星。美国紧随其后,在1958年将探险者一号送上太空。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这时候的中国, 在经济、人才等方面距发射卫星的条件还距离很远。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就连在1959年十周年献礼时,对外展出的卫星和火箭模型,都是年轻学者用手工敲打出来的。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央视报道,当时这些年轻人对火箭、卫星知识的了解,还不如现在的中学生。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且即便模型做出来,还有一堆实际问题解决不了,比如设计参数无法抉择、测试条件差、所需生产加工设备供应不上……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的科学家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向老大哥苏联学习,还跑到了莫斯科去调研,但结果无奈遇冷。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且由于国力有限,他们决定先打基础,致力于火箭、高空物理探测等设备的研发上。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直至东风2号中程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基本上具备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图源:新华网,乐音装置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们还立了个起点更高的Flag:中国第一颗卫星要在100千克左右。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时苏联第一颗卫星重量83.6千克,美国的第一颗卫星仅8.2千克。卫星越重,对火箭发动机以及各设备的要求也就越高。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最终他们完成了,而且实际重量达到了173千克。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直到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东方红一号的研制才正式搬上了日程——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钱学森担任第一任院长,研制队伍超5000人,中央拨款两亿人民币。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钱学森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新华网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潘厚任回忆道: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两亿人民币在那个时候,真是不容易的。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除了经费,老一辈航天人几乎一无所有。lY8拜客生活常识网

期间的很多困难都是用“土方法”来解决的。

相关阅读:

  • 把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接回家如何?
  • 苏联是哪个国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
  • 苏联和南斯拉夫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们拍这些电影直到现
  • 俄议员:新的法西斯联盟在形成 俄正与"第四帝国"作战
  • 这个“战略要地”,俄罗斯军队为何久攻不下?
  • 俄罗斯黑客组织宣战十国:俄罗斯的黑客到底有多野
  • 宇航员上太空为什么要带枪?太空中真的有其它生物吗?
  • 地下一万米有什么?苏联曾花23年,挖到12263米深处停下
  • 人类再研究金星之后,为什么越了解金星,便越觉得“绝望”
  • 罗戈津表示俄罗斯轨道服务站将建在一个倾角为96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