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质量黑洞在宇宙早期的形成。PJ352-15也成为迄今在X射线波段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带有喷流的超大质量黑洞。
俄罗斯“光谱-RG”空间天文台发布首个数据集,发现18个正在形成的星系团,拍摄到距地球不足3亿光年包含数千个星系的星系团X射线图像,发现超新星遗迹Hoinga,见证了大质量黑洞的觉醒,完成第3次巡天并绘制出最详细的X射线源地图。
- 研究人员绘制出全新银河系最外层全天空地图
利用欧洲空间局(ESA)“盖亚”空间望远镜和NASA“近地天体宽视场红外巡天探索者”任务的长期观测数据,研究人员绘制出银河系最外层区域的新版全天空地图,并揭示出大麦哲伦星系在穿过银晕时,其引力在身后的恒星中产生距离银河系中心20万~32.5万光年的尾迹。
同时,研究还分析了大麦哲伦星系在新版地图中留下的尾迹的特性,发现根据冷暗物质理论推算的结果与实际观察到的星图相对更加吻合。
- “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发现银河系人马臂断裂结构
利用“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红外观测数据,研究人员首次在银河系的人马臂中发现一个断裂结构:一批年轻的恒星和正在形成的气体云从银河系人马臂中伸出来,绵延约3000光年。

人马臂断裂结构位置示意来源:NASA
这是首次在银河系旋臂上发现如此复杂的精细结构,断裂结构中的恒星很可能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形成的,并受到银河系内作用力的影响。
对该结构的研究或可为了解整个银河系的大规模结构提供新的启示。
- “系外行星凌星巡天卫星”发现由4颗行星和2颗年轻恒星组成的复杂系统
基于NASA“系外行星凌星巡天卫星”任务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由4颗行星和2颗年轻恒星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