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直接观测,可用以与地球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洞察”号搭载的内部结构地震实验记录了733次火震事件,其中35次的强度在3.0~4.0级之间,为最新突破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洞察号”已正式获批延期运行至2022年12月,重点开展高质量火震数据长期采集。

“洞察号”揭示火星内部结构 来源:Science
此外,基于“好奇号”的观测数据发现火星上极有可能存在有机盐,为现代火星的宜居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证据;基于“火星快车”采集的观测数据,证实火星大气中臭氧和水蒸气呈负相关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球大气化学过程。
- “朱诺号”加深对木星极光和大气的理解
研究人员利用“朱诺号”搭载的极光相机首次拍摄木星夜侧极光过程,揭示了木星晨暴的起源和发展阶段,更新了对木星极光的认知。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多镜面-牛顿”望远镜和“朱诺号”任务的观测数据,揭示了极光产生的完整链条,解决了木星X射线极光成因之谜。

“朱诺号”深入探测木星大气 来源:Science
“朱诺号”搭载的微波辐射计对木星云顶下方及众多涡旋风暴结构的探测结果,更全面地展示了木星独特多彩的大气特征,为了解云层下的未知过程提供了线索。
“朱诺号”已正式获批延期运行至2025年9月,除继续观测木星外,还将对木星系统进行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