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技术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非零跑汽车一家独有,特斯拉在2020年就发布了整包封装技术CTC解决方案,而比亚迪也发布了与之类似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那么,这三家车企的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有何差异呢?
首先,在集成和装配方式上,特斯拉CTC方案中直接将电芯或模组安装在底盘上,电池包上盖板集成了地板和座椅支架,前后一体化压铸车身底盘中间无横梁,电池包结构本身做了很强的横向力学强化,侧向受力和弯矩全由电池包承担,侧向预留空间较大,以泡沫塑料填充;与特斯拉CTC类似,比亚迪CTB方案中独立电池包集成了地板功能,但提供侧向强度和扭转刚度的横向钢梁还留在车上,而非结合到电池上盖板中,侧面预留空间比特斯拉CTC方案小;零跑CTC方案是将电池直接集成在底盘上,利用车身部件密封电池,没有传统电池包概念,把电池与底盘融为一体,该结构更极致紧凑,集成度更高,技术更先进,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更高,还大大增强了车身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同时也能减少车身异响与震动,提升车辆NVH性能。
其次,在空间利用率方面,特斯拉CTC和比亚迪CTB技术路线对车内乘客垂直空间均有提升,但由于电池包上部要做加强或缓冲设计,同样边界条件下,电池布局空间会降低。零跑CTC方案中由于无独立电池包,因此车内乘客垂直空间和电池布局空间都有提升。同时,三种方案对车身性能均有影响,其中特斯拉CTC技术使车身结构刚性更强,散热较好;比亚迪CTB技术侧向强度和扭转刚度更高,可拆卸性更强,但散热效果不如特斯拉CTC方案;零跑CTC技术电池下托盘与车身门槛和横梁有着更紧密、更牢固的连接,与车身电池舱形成高刚性的腔体结构,大大增强了车身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车身刚度越强,车身耐久性、整车操控性和安全性也越强,同时也能减少车身异响与震动,提升车辆NVH性能。最后,在可维修度方面,特斯拉CTC方案中因电池包集成了地板和座椅横梁功能,因此维修起来相对复杂,需要先拆内饰,再拆PACK,且无法实现换电;比亚迪CTB方案中电池维修起来相对简单,仅拆除PACK单独维修即可,保留换电可能性;零跑CTC方案中,电池托盘可单独拆卸维修,也比较方便,零跑克服了难度和挑战,率先实现量产。
综合来看,三家车企相关技术的本质区别在于技术思路不同,特斯拉CTC和比亚迪CTB技术两者本质上是以CTP技术为基础的拓展,保留了独立电池包形态,简化车身与电池包集成部件的结构。零跑CTC技术的本质是去除了电池包概念,实现无电池包化,应用了CTC双骨架环形梁式结构,将电池骨架结构和底盘车身结构合二为一,既是车身底盘结构又是电池结构,整体结构效率更高。这也是零跑CTC与比亚迪CTB、特斯拉CTC最大的区别,真正体现整车一体化架构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