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报道 英国广播公司《科学焦点杂志》网站5月28日刊登题为《流星、小行星和彗星: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摘要如下:
我们数千年来一直在观测太空岩石。在历史长河中,铁陨石始终备受珍视:谁能忘记图坦卡蒙法老的陨铁匕首,或者用1.5万年前陨落的陨石雕刻的佛像?我们观测彗星的历史同样悠久,许多彗星对人类历史和传说(或者应该说预兆)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还有出现在11世纪某个时候织成的著名贝叶挂毯中的哈雷彗星。
但小行星与彗星有什么区别?陨石与流星体呢?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不同类型太空岩石的综述。
那块太空岩石是什么?
小行星:岩石构成的较小天体,通常形状不规则,是太阳系形成时的遗留物。
彗星:较大的冰状天体,由冷冻气体、尘埃和岩石构成,有一颗冷冻彗核。
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产生的碎片。
流星雨: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的多个流星体。
火球:大范围可见的异常明亮的流星。
陨石:在穿越地球大气层、落至地表的旅程中幸存下来的流星体。
矮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球体(或近球体)小天体,其质量不足以清除周围的碎片。
小行星
小行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由岩石构成的小天体。大多数小行星形状不规则,尽管有一些近乎球体。目前已知的小行星超过100万颗,大多数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要小行星带。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初期遗留下来的岩石残留物。
当一颗小行星与一颗行星共用一条轨道时,它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地球有两颗特洛伊小行星,但很难看到它们。它们带领地球绕着太阳运行,因此会在日出时与太阳一起出现在地平线上。观测条件不理想。
小行星“贝努”在2020年成了热门新闻。当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冥王”号探测器成功登陆这颗小行星,收集了400多克样本。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打破了最初设定的60克的目标。
据估算,贝努小行星约有45亿年历史,形成于我们的太阳系刚形成后不久。它很可能是一颗大得多的富碳小行星的一部分,在大约20亿至7亿年前与后者脱离。贝努每6年靠近地球一次。
彗星、小行星、流星、流星体和陨石(美国科学笔记网站)
但天文学家们必须耐心等待,因为“冥王”号探测器仍在返回地球途中,将在2023年9月24日将这一珍贵货物送回。之后,该探测器将再次出发执行新的任务,研究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
彗星
彗星是宇宙中的雪球。这些由冷冻气体、岩石和尘埃组成的冰冷天体沿高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发生翻滚。当它们沿着轨道接近太阳时,它们就会升温。这导致固体冰变成气体,被扫入其独特的彗尾。最著名的彗星可能就是哈雷彗星,它将于2061年7月重返我们的天空。
彗星在大小、轨道和构成方面差异如此之大,以至多年来人类将它们分成许多类别。然而,为了方便讨论,可将它们分为4大类:
非周期彗星:仅穿越太阳系一次的彗星
短周期彗星:轨道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
长周期彗星:轨道周期长于200年的彗星:
迷踪彗星:已经“消失”、在最近应该经过近日点时无法看到它们的彗星。
彗星的3个主要部分:
彗核:坚硬的核心
彗发:被彗核排出的气体
彗尾:彗星后面拖着的气体和尘埃流。
流星雨
彗星或小行星绕太阳运行时,身后会留下一串碎片。当地球的轨道与这些碎片交汇,会引发似乎从夜空中某点向外辐射开去的数百(或数千)条明亮踪迹。这就是我们往往在每年同一时间看到流星雨、而且流星在某些夜晚较多的原因。
因此,更准确地说,流星是一个事件,而不是一个天体:这个微小颗粒(被称为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上部并使周围的空气变得炽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的光芒。
宝瓶座η流星雨和猎户座流星雨是地球轨道穿过哈雷彗星留下的轨迹产生的,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狮子座流星雨是坦普尔-塔特尔彗星的残余。
流星体
流星体是经典的太空岩石。它们是小行星和彗星的碎片,是太阳系中最小天体之一。这些颗粒继续绕太阳运行,其轨道与母体差不多。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颗粒会离母体越来越远,轨道上会布满这些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