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月球资源图谱的日益明晰,世界各航天大国正在掀起继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之后的新一轮探月高潮。
本周三,法国空间研究中心负责人菲利普·巴普蒂斯特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由NASA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定》,从而成为该协定的第20个缔约国。
签署协定是加入“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先决条件,后者是旨在载人重返月球建立长期科研站,并为载人登陆火星做准备的一项空间探索计划,该计划发展至今约五年时间,而《阿尔忒弥斯协定》推出至今也刚刚满2年,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缔约国数量就增长至20个,由此可见大洋彼岸的国际话语权以及制定国际规则的能量之大。
阿尔忒弥斯载人重返月球计划乍看上去与其他空间探测项目的属性没什么两样,都体现了“和平利用太空”这一属性,然而要认识到在“和平外衣”下的真实目的。《阿尔忒弥斯协定》预设了多条潜在的破坏“和平”的条文,该协定多条条文规定缔约国可在开展活动的场所周围建立“安全区”,表面上是预防在周围活动的竞争对手干扰破坏,实质是要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跑马圈地”。
设立安全区保护空间资产看上去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做这种事情需要讲究“实力”,阿尔忒弥斯载人重返月球计划的确是由多国参与联合实施,然而主导者只有一个,有实力在月球表面建立“安全区”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NASA所在的大洋彼岸,其他参与方多少都能捞点汤汤水水,但最终也就是一个“重在参与”,他们存在的价值之于NASA主要体现在“分担经费”。
依托实力设立月球基地安全区,与地球上的海洋法公约如出一辙。后者在一般情况下规定了12海里领海范围,大洋彼岸却只要3海里领海,比公约更加“大方”,他们不需要公约守护的领海,因为依托全球第一的海军力量,他们可以纵横全球海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遵守海洋法公约,那无异于是给其海军套上了“枷锁”。
类似“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前文提到参加“阿尔忒弥斯计划”之前需要与NASA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意味着与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国际空间站”一样,谁能加入谁不能加入都由他们一家说了算,归根结底还是“不带我们一起玩”。
阿尔忒弥斯载人重返月球计划目前已规划部署了多次发射任务:
阿尔忒弥斯一号:最早于今年实施发射,由一枚SLS Block1型火箭将无人版猎户座载人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是一次无人绕月飞行任务,旨在实际检验火箭发射能力以及飞船执行地月空间任务的适应性;
之后发射无人版着陆器至月球表面测试着陆与月面起飞能力;
阿尔忒弥斯二号:计划2024年发射,由一枚SLS Block1型火箭发射猎户座载人飞船至绕月轨道,此次任务并不登月,是一次有人绕月任务,将全面检验载人飞船执行地月空间往返任务的能力;
阿尔忒弥斯三号:计划2025年实施,该任务分两次发射,首先发射月面着陆器至绕月轨道等待,之后发射猎户座载人飞船至绕月轨道与其对接,宇航员进入月面着陆器实施载人登月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