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整体上云用数赋智的平台,是工业应用及生产性服务商的开放规模化市场;
是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治理的基地,是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载体。
三、工业互联网园区与智慧园区的区别
智慧园区仍是孤岛,无法支撑园区互链互联。智慧园区面向单个园区,尽管智慧园区在提供大数据招商、产业链招商解决方案,但由于未能建立园区间信息共享机制,无法避免园区间恶性竞争,无法支撑固链强链补链。
工业互联网园区强调省市政府顶层统筹、面向规模化的园区运营商(或产城运营商),支撑园区轻资产运营而整合园区产权孤岛;并通过园区联盟共享信息、畅通产业链,通过园区市场节点对接龙头企业、区域/专业/全国市场。即面向的客户不同,智慧园区面向单体园区,工业互联网园区面向连接型园区、省市政府及其相邻区域政府之间的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链接电商平台等其他市场主体。
智慧园区无法帮助园区突破传统的地产租售模式,即招商+物业服务模式。智慧园区缺乏连接能力而无法提供对企业的深度服务,包括贯通产业链、链接产业和服务资源、对接市场体系等;无法获得工业企业的实时生产运营数据,也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要痛点。为克服产业地产的长周期回报、招商高难度,之前地方政府通过所谓的“产城融合”模式,用商业楼宇和住宅补贴产业地产商,在“房住不炒”宏观政策背景下也难以为继。
工业互联网园区则通过虚拟产业园,云端集聚服务商,链接产业链,云入驻降低招商对象企业入驻门槛;通过工业互联网园区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获取并管理企业实时生产运营数据,构建企业全息画像,解决或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园区市场,畅通供需和市场渠道;等等。工业互联网园区支撑建设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基地,开辟园区增值服务收入和企业投资收入模式,更好地承载产业集群化发展。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产业服务化新生态。支持出口园区和基地创新数字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此前,重庆、浙江、江苏、福建等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发达的城市相继推出虚拟产业园区,如重庆猪八戒网的创意设计虚拟产业园(2014年)、浙江乌镇虚拟产业园(2017年)、福建泉州网商虚拟产业园、南京建邺互联网商虚拟产业园等。
四、打造园区新底座,开拓新空间、构建新节点
通过开展园区新基建,工业互联网园区构建工业(产业)园区的新底座,开拓数字空间、创新虚实融合空间,打造融入内外双循环的市场节点和云产业链节点,构建园区实时信用体系,支撑园区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建设支撑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规模发展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