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七通一平”园区基建的基础上,工业互联网园区开展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平台、标识、安全的园区信息新基建,开展以虚实空间融合为主的融合型新基建,以及以双创孵化为代表的创新型新基建。
工业互联网园区向云要空间。通过虚拟产业园开拓数字空间,通过虚实结合的展示体验中心、云端办公、共享办公空间等,服务企业降低差旅成本、开办及办公成本,园区克服空间不足和交通不便等难点,云端集聚生产性服务企业,增强对工业(制造)企业的招商吸引力。
此外,制造企业云端入驻虚拟产业园,以及园区云端链接,快速形成产业链配套、构建云产业链,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加速招商入驻决策;园区形成云端规划、招商、入驻、迭代闭环,再根据云产业链及其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园区线下建设,实现精益化投资、拆迁和建设,避免园区抛荒、烂尾。
开展虚实融合空间创新。工业互联网园区融合5G网络、设备物联接入、边缘网关、智能仓储、柔性产线等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打造标准化厂房;并通过园区共享仓、无人物流、共享质检中心、共享客服中心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实现企业(甚至是制造企业)“拎包入驻”,入驻即上云,赋能中小企业克服专业人才和能力不足难点、保质降本提效增收。
为企业创造规模市场空间。通过园区市场,开展供需对接、集采、供应商寻源、联合招投标,对接龙头企业系统及平台、电商平台、工业互联网区域/行业/专业平台,以及园区间互链互联,使得园区成为内外双循环市场体系的基础市场节点,企业入驻即接入产业链和市场。并采集企业的产能、质量和物流等核心实时生产运营数据,构建园区实时信用体系,对企业进行实时增信,解决或改善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加速获得供应商资质和订单。
工业互联网园区链接线下园区孤岛,支持固链强链补链的园区路径,支撑构建云产业链和地方政府“链长”治理模式创新,是云产业链节点、创新网络节点、数据流通节点。
五、建设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基地
工业互联网园区是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治理的基地,是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载体。
工业互联网园区基于产业云图精准规划和定位园区,跳出园区“黑暗森林”式盲目竞争;通过产业链+场景精准招商,通过服务体系、规模市场空间吸引企业,通过虚拟产业园企业渐进入驻园区;精益使用稀缺政策资源,“一企一策”保障企业的要素资源供给;构建园区信用体系,开展园区供应链金融,对接龙头企业供应商资质及其政府梯度培育体系;从外围式物业服务升级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
对于地方政府和园区,通过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本地龙头企业,跳出招商大型企业或“总部经济”的“内卷”;助力大型企业优选和培育供应商,为其提供完备配套和柔韧供应链能力,反而将提升对大型企业的吸引力。
同时,园区将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商、生产性服务商,提供开放规模市场;通过基于全息画像的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和培育、以及线下共享公共服务体系,园区也将极大降低应用和服务商的市场推广、客户对接、设备接入和数字化改造、售后服务和办公差旅等成本。
2021年6月,为加快培育发展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准确把握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总体要求、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引导优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促进优质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文化建设、提升优质企业开放合作水平、完善金融财政和人才政策措施、加强对优质企业的精准服务等10条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