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杜巧梅 北京报道
7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告了2021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
公告显示,2021年度中国境内129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064.82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下同),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WLTC工况)为5.10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1593.99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63.25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679.10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为79.79万分。
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与新能源汽车积分也被业内称之为“双积分”,是近年来汽车行业为鼓励节能减排实施的政策措施,衡量的是车企平均燃油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两方面的积分。
2021年,在中国境内的129家乘用车企业中,年度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企业共有65家,不达标企业共有64家。而在2020年,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达标企业仅44家,不达标企业多达93家。
按照“双积分”政策要求,车企生产和销售的车辆,平均燃油消耗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如果超标,车企必须通过生产新能源汽车,利用新能源汽车产生的正积分来抵消平均燃油消耗的负积分。如果不足以抵消,则需要通过交易,从其他企业购买新能源积分进行抵消。同时,新能源汽车积分还需达到一定考核比例,不达标也会产生新能源负积分,这同样需要通过交易从其他车企购买积分进行抵消。
这也意味着,对于新能源积分为负的车企将投入巨额资金购买正积分,而销售正积分也成为很多车企盈利的渠道。
自主、合资冰火两重天
2021年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大亮点,连续7年销量全球第一。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2020年8个百分点。
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继续高速发展,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在新能源领域快速转型的自主品牌尤其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新造车企业,成为2021年度最大赢家。
公告显示,特斯拉上海、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江淮汽车分别以140.16万分、95.17万分、70.38万分、44.87万分、39.7万分,位列新能源汽车积分榜前五。
新势力企业方面,小鹏汽车、哪吒汽车、威马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分别为36.09万分、20.84万分、15.93万分、14.35万分、8.26万分。
不过,与新能源车企正积分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前十阵营中,合资车企成了主角。东风有限、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奇瑞汽车分别以-10.26万分、-7.48万分、-6.58万分、-5.29万分、-4.46万分位列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前五。
在平均燃料消耗量方面,一汽-大众、东风有限、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本田等传统合资车企均不合格,其中上汽通用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71.47万,一汽-大众为-44.70万,东风有限为-43.59万。此外,部分自主品牌严重不达标,其中吉利汽车为-41.63万,奇瑞汽车为-46.85万。
此外,多个豪华品牌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也未达标。其中,宝马中国、奔驰中国、捷豹路虎、大众中国、福特汽车五家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分别为-29.99万分、-15.64万分、-12.2万分、-3.49万分、-2.13万分。
这也意味着,64家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车企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购买正积分,才能继续高油耗产品的申报和高油耗产品的生产,而销售正积分也成为很多新能源车企盈利的渠道。
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2021年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均价2088元/分,若将可交易积分全部售出,特斯拉和比亚迪将分别获益29亿元、35亿元。
新能源积分价格将跳水?
随着2021年度双积分成绩单的出炉,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正积分大量产出,供给大于需求,可能导致积分价格下降。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均价2088元/分;2020年交易均价为1204元/分,2019年近9成交易单价不高于500元/分,2018年主要集中在1000元/分内。
不过从2021年“双积分”情况来看,2021年油耗正积分和新能源正积分两项相加约2273万分,油耗负积分和新能源负积分总和为643,正积分为负积分的三倍有余。业内普遍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价格或将出现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