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8-21 中国科学院   过程   碳酸盐   岩溶   孔隙   黏土   页岩   表征   力学   样本   进展   模型   结构

酸-岩溶蚀现象在自然过程和工业应用中较为普遍:全球碳循环中的溶蚀碳排放、二氧化碳的矿化封存、油气储层的酸化压裂改造等情景中均存在岩石的酸化溶蚀。真实岩石溶蚀过程所涉及的地球化学反应链复杂,流动、溶质运移和反应耦合紧密,且孔隙结构和形貌改变明显,这些特征为探究酸-岩交互机理和建立反应流模型带来了挑战。现有的微观尺度实验方法缺少对真实岩样溶蚀过程的瞬态表征和动态测量,因而较难为溶蚀反应的机理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证据,也很难为动态反应流模型提供必要的参数测量。9N1拜客生活常识网

针对上述问题及应用需求,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凌博闻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研发出嵌入真实岩样的微流实验平台,在孔隙尺度实时记录溶蚀反应对页岩样本结构和流体流场的影响。科研人员结合成分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探究不同矿物比例样本的溶蚀过程,总结孔隙结构的瞬态变化规律。同时,该工作对碳酸盐富集、黏土富集、碳酸盐-黏土混合的页岩样本进行溶蚀实验,将结果和经典反应流模型进行比对,进一步归纳动态反应参数的标定方法,这为发展新的全耦合反应流模型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9N1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研究成果以Probing Multiscale Dissolution Dynamics in Natural Rocks through Microfluidics and Compositional Analysis为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9N1拜客生活常识网

酸化溶蚀反应对孔隙结构的改变9N1拜客生活常识网

来源: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9N1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权威面对面)中国科考探秘地球之巅
  • 中科院揭示3亿年前全球短暂变暖事件
  • 沙国河:尖端技术是一点一滴钻研出来的
  • 空间中心等关于临近空间大气密度反演算法的研究获进展
  • 故乡的歌谣
  • 被国家确立为中心城市的西安投资房产可行吗?
  •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探测32光年外恒星寻找“地球2.0
  • 首次证实!人身上的这个部位,是鱼鳃演变来的
  • 首次!天文学家‘看见’银河系中心的‘恒星摇篮’
  • 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完成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