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来,我所在的创业孵化器已经倒闭4家了,其中有家是化工原材料供应链的,还有家是做直播电商的,这几家公司平时交易额都挺大,但账面上资金不多,一旦停摆,很快就失去了活力。”杨亚奇说。
“我其实还不是最惨的。”杨亚奇说,他有一个创业者朋友,习惯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创业的同时,投资股市基金和二三线城市的房产,而这次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恰好对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房产有价无市、证券长期低迷、业务现金流吃紧。杨亚奇有感而发到:“在我决定创业的那一刻开始,就要求自己绝对不进行任何其它的风险投资,只会全神贯注地把风险压在创业这一件事上,毕竟风险跟回报大概率是成正比的,况且这种长线的价值投资是我相对可控的。而作为旁观者看我这位朋友的处境,无论嘲笑还是怜悯,都只能替他捏把汗,希望他人不要被击垮,只能说这也许就是有钱人的烦恼吧”
但凡事总有例外,飓风吹垮了房屋但带来了雨露,有两件事让杨亚奇觉得幸运:“二月份,我向团队小伙伴表示出了业务压力,并反复强调‘活下去’是今年上半年的唯一目标,并基于此下达了一些更为实际也更具挑战的业务目标。然而因为多种原因,包括对我和对公司的发展不是很有信心,公司招来的同事(除合伙人)相继离开了团队。”“他们选择离职我认为很正常,毕竟兵败如山倒,责任在自己,真要选择坚守的话,很难保证会有大的转机,更何况遇到了突如其来的疫情静默,让几乎一切都停摆。现在看看,如果留下来,工资可能都发不出来。”五月份的杨亚奇,对我们这样说到。
但,杨亚奇作为创始人,仍旧没有放弃这个项目,在他看来,只要这个公司还有一个人在为用户提供服务,那么它就是活着的,就是有生命的。因此出现了第二个小幸运:“还记得‘上海我帮你’,那个疫情期间大热的志愿互助社区吗?我们参与到其中的运营了。在这里,经常会看到大家发一些求助的信息,比方说居家老人需要药品、留守宠物需要寄养、方舱患者需要办公等等,用户都可以在我们这样一个志愿组织中获得帮助。而斜杠帮帮平台的特性,恰巧能够为一部分场景的用户提供优质的保障,以至于最后成立了抗疫互助特别专区,获得了很多用户的认可。但毕竟须要控制人员流动,所以用户之间能提供的帮助也比较有限,不过能成为这样一个抗疫保障平台,就已经非常光荣了。”说到这,不难听出杨亚奇带着一种释怀和欣慰的声音。
04 面对当下,他们开启“待机模式”
因疫居家的时间里,杨亚奇不仅是创始人,更是运营、是客服、是推广,而分布在各地的团队小伙伴同样身兼数职,一起维系着斜杠帮帮的基本运营。这一状态,甚至经历了七月中旬的疫情反弹,直到现在。
“这会儿吧,其实我们已经非常适应和习惯了灵活办公的这种方式。尤其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有台电脑哪都能干,高铁站、咖啡厅、马路边、公园里,办公室和家的区别只在于高效的面对面地沟通,而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维持基本运作和客户服务,不会有太大业务发展要求的话,那么能给用户和谐统一的服务体验不就是目的吗?这种作业方式,岂不是更能体现斜杠青年的工作态度?”杨亚奇自豪地对我们说:“再说了,毕竟是做生意,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效率最大化嘛,被疫情这么一折腾,反而我认为是一种挺好地练兵,对于我们来说,既能用经验来维护平台运营,又能不失去起码的吃饭保障,这不挺好吗?虽然现在有口饭吃变得很困难,但适者生存嘛。”
“斜杠帮帮现在的状态就像是在冬眠,处于冷藏状态去保鲜,用最小的成本去运维它,不用想着业务能扩多大或投机取巧。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绝对不会冒进行动,这种状态可以说待机模式创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