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等配套服务的运营投入也会降低,很难提供精细化管理。另外,在充电桩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相关部门有时会出现踢皮球的现象,阻碍了项目推进。
回到所谓“骗补”事件,我们呼吁更多人关注到该问题,相关部门亟需出台更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以杜绝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当然,从最新政策来看,国家层面应该也已意识到这类现状,因此将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建设补贴,转为运营补贴,或者对正常运营的充电基础设施总功率提出要求。不过,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对充电桩项目最终落地运营进行追踪考察、评定,那“骗补”问题便能进一步被遏制。
截取自《广州市白云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关于开展2019-2021年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项目申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