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宇宙与地球互动的滞后性
宇宙与地球的互动不是立竿见影,立马产生效果的。科学家对灾难理解得太狭隘了,好像当时产生互动,当时就要在地球上爆发出来,有些天象只是某一个地球事件的开端,它需要孕育,并非立马爆发。比如一个人患了癌症,可能潜伏数年,一个人患了感冒,也会潜伏几日。如果抵抗力强,可能感冒病毒被免疫系统击垮了,也就没有感冒的症状出现了。
二、万有引力与天体运行不能解释宇宙与地球的互动
利用万有引力和天体运行规律来分析宇宙,规范宇宙,科学家已经误入歧途。因为科学家们把宇宙看作无聊、无意义运行的天体,根本不明白这些天体为什么是这样的运行方式。比如,彗星,为啥轨道那么狭长,如果轨道接近正圆,还能穿过地球轨道吗?还能绕到太阳附近蒸发吗?还能给地球送水吗?假如,小行星带形成了一个行星,它还会撞击地球,与地球实现互动吗?科学家研究的是天体运行的规律,小行星,彗星的运行规律有错误吗?当然没有。但是运行的宏观布局却能够实现与地球的互动。其实,宇宙是系统,宇宙是生命,人类的一切活动全部是宇宙的安排,而不是人类安排宇宙,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运行规律去机械的理解宇宙、规范宇宙,难免谬以千里。
三、科学家认识的规律很狭隘
科学家相信人类经常使用的几个小规律,对宇宙规律根本就是一抹黑。
银河系是宇宙的子系统,太阳系是银河系的子系统,地月系是太阳的子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只有万有引力和辐射吗?那么银河系是否也只有万有引力和辐射影响所有天体。
四、天体的总布局通过天体有规律运行实现宇宙与地球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