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交个朋友”虽然能在抖音靠直播时长频繁拿下月冠,但日冠其实是时常变化的;但在淘宝,李佳琦永远是绝对的断层第一。
另一方面,头部主播的强势正在招致外部反弹,去年双11李佳琦和薇娅联合叫停与欧莱雅的合作后,他们的存在对于行业是否弊大于利的讨论,表现出品牌方到平台的疑虑;而直播带货的消费主义质疑和行业乱象,在大众视野里也被人格化为“李佳琦”们的形象。
![](http://imgq8.q578.com/ef/0922/b2c47d55f7efbf16.jpg)
虽然如此,但无论淘宝直播还是市场,对头部主播的价值都是心知肚明的,这种价值在四大主播先后离场后,进一步被放大。
首先是不可替代性。娱乐圈说明星是“大火靠命”,主播同样如此。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来自薇娅和雪梨所在的公司,在过去几个月先后培养了包括@蜜蜂惊喜社和@香菇来了等矩阵账号;此外抖音上的@琦儿Leo作为薇娅曾经的主播,也能进入平台前五。
但同样的机构、平台资源和供应链,却始终未和其他主播彻底拉开差距。昨天@香菇来了直播8个半小时,总观看人次724.6万;@蜜蜂惊喜社直播7小时,总观看人次为1053.5万。
![](http://imgq8.q578.com/ef/0922/a61ada26caf2631f.jpg)
其次是粉丝认可度。有趣的是,过去三个月里,一个李佳琦短暂离开,几十上百个“李佳琦”站了起来,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平台账号开始发布李佳琦的直播切片,甚至在直播间重复播放视频,再让观众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商品链接下单。
这些账号大多打着“李佳琦推荐”的名号,根据飞瓜数据,其中一个名为“李佳琦直播推荐”的账号在三个月内预估总销售额达到了1261.7万。
![](http://imgq8.q578.com/ef/0922/96fd448680ca5f63.jpg)
这种“李选”只是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为产品添加了一个“被李佳琦直播过”的标签,却有如此效果。可以看出,一是消费者在李佳琦处形成的消费惯性依然强大,二是他们对李佳琦品牌表现出选品逻辑、专业能力等各个层面的认同。
其三是公域影响力。这得益于李佳琦在最初打造品牌的先发优势,除了形成了稳定的受众人群,并通过长期运营形成情感连接和认同,也在大众舆论空间里长期成为话题,形成在圈层之外的普遍知名度。如此种种,才能在回归之夜制造刷屏盛况。
虽然如此,直播后李佳琦是否持续出镜,又能否稳定首场直播的数据、带货表现,仍然考验着他接下来对商家和平台的价值。
或许应该认为,李佳琦和淘宝直播都未曾寻求一个“大获全胜”式的回归,最大愿望就是平稳落地。
他没有拿出自己的口头禅,更多的是表现出在美妆、日化产品方面的专业度;同时,商品价格并未强调全网最低价,但在非大促期间还是得到了品牌方的支持,产品单价整体上控制在中低档位,价格最高的Curel珂润乳霜仅为376元。
![](http://imgq8.q578.com/ef/0922/a6a796f9f52f266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