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往事:从初创小企到独霸市场
诚然,在现在的消费级无人机领域,能打败大疆的只有大疆。从某种角度上讲,大疆已经算是航拍无人机的代名词。但在2006年就已在深圳成立的大疆,直到2012年发布的航拍一体机精灵Phantom破圈后才迅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后随着逐渐壮大。2015年,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比为70%;到2022年,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大疆估值达1200亿元,排名为全球第22,大湾区第三。根据大疆董事会预计,2022年大疆营收可达1700亿元。

图片来源:DJI大疆创新官网
现大疆的无人机矩阵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分为针对于普通消费者使用的精灵Phantom系列、御mavic(包括air和mini)系列、还有FPV穿越机avata系列,分别主打准专业、专业、轻便以及穿越的航拍体验,同时还有针对于电影工作者的悟Inspire系列,可搭载电影级的禅思镜头。工业级无人机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系列:农业领域有T系列无人机和精灵TRK系列,分别实现全自主植保作业与农田检测。公共安全、电力、测绘的领域有精灵RTK系列以及经纬系列。其中,经纬系列能根据不同行业应用场景搭载不同传感器和摄像头(测距仪、广角相机、红外热成像相机等),实现高空作业、高精测绘、高速建模、高位巡检等工业能力。

图片来源:DJI大疆创新官网
目前,大疆的无人机生态已经建立完善,基本涵盖无人机使用各场景,从飞行模拟训练、飞控SDK开放、无人机机场服务、DJI care售后、APP优化、硬件性能等方面构筑了无人机护城河。对于大疆来说,也许还缺的无人机拼图是有待探索的送货无人机与载人无人机,至于送货无人机,国内的顺丰之前就已经开始探索了,期待未来能早点实现商用。
无人机外的商业版图:大疆的中场战事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基因,工程师基因早根植于这家公司血脉中,这点从创始人汪滔就看出来。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汪滔,对于任何产品都是一种审视的眼光,并且拥有强大的技术力与创造力可以将产品打磨至令人眼前一亮的状态。大疆的无人机已经接近于到手即飞又功能强大的形态。基本上,只要大疆继续打磨,就可以在无人机市场再吃下一定份额,但边际效应还是十分明显,份额再增长还是有限。对于大疆来讲,无人机这块蛋糕明显满足不了其胃口。
大疆科技的领先技术与硬件打磨能力除了在无人机领域大放异彩,为何不将其迁移到其他数码设备上。于是,大疆将目光投向了手持摄影设备领域。在这领域,大疆的许多在无人机上的技术积累可以直接进行技术转化,实现拿来主义。一个是无人机上的云台增稳技术,包括机械增稳与算法增稳,可以直接转化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OSMO Pocket、OSMO mobile的手持云台以及具有算法增稳功能的OSMO action运动相机,还有面向电影工作者的专业级稳定器如影系列。一个是禅思镜头的影像技术,可以转化为云台相机、运动相机、如影电影机的镜头光学设计以及色彩校正等。还有一个是大疆超强的O3 Pro图传技术,将其做成图传发射器与接收器下放到远程电影监看与监听领域,对该领域得掀起多大波浪。

图片来源:DJI大疆创新官网
与此同时,大疆还将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以及举办了多届机甲大师赛和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以及发布了教育机器人和教育无人机系列,产品同样充满了科技感。但在此领域,对于智能教育市场的“教育”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让其逐渐被市场接受,机甲大师赛也仅在理工高校较有影响力,尚未达到破圈的程度。笔者的母校也曾参加过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之前曾折戟于华南剑齿虎队,但那种自己调试机器人再操控其在赛上进退防守的工程师浪漫也让人再接再厉。
不得不说,大疆恐怖的技术力与产品打磨能力能让其在其他硬件赛道同样可以得心应手。但对大疆来说,这只是中场战事。现实是,无人机外的大疆科技,产品虽有足够的产品力,却面临强敌争锋或市场未成熟的局面。新造血功能不够强大,还没有再造一个大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