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造成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设备出现大幅度的老旧。据统计,国有冷库中近50%已使用30年以上,技术和系统都亟待升级。
故目前的几位龙头企业还在酝酿成长,呈现出明显的“低价抢市场”特征,整体的毛利率也在逐年降低:

(四方科技、冰轮环境销售毛利率情况 图源:同花顺)
不难看出,在这片“地头蛇”盘踞的市场里,格力要想为自己找到立足点并不容易。也许刚上场,就免不了一场价格战拼杀。
在生产环节,增速更快、应用更广的是速冻设备市场。而在这个几十亿的小市场,更考虑定制化能力和行业经验。

(速冻装置市场规模 图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目前速冻装置龙头是四方科技,面对“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响应”的需求端,其靠着足够强劲的非标设计能力满足多种需求,交货期更快,积累了不少资源,例如拓展了安井股份、海底捞、绝味等公司大客户······
几十亿空间的细分市场根本不够格力吃,其野心是全产业链设备覆盖,从格力自身的资源包来看,有设备+技术+政策扶持,能够很快地进入到预制菜的“筹备”过程中。
格力已研制出全冷链系列产品,从前端产地仓、中转物流中心、销售配送仓等冷冻储藏领域,到远洋、陆地冷藏运输领域,以及与消费者最近距离的冷链终端;例如储藏环节冷库设备中的核心压缩机,格力控股的凌达是主要供应商。
在政策方面,作为地方牵头的企业,相关的补贴少不了。
但冷链市场是一场资金、技术、渠道、行业经验的全方位考验,相比于技术门槛,行业know-how、工艺积累,或许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吃下珠海少部分市场不难,但想要整合预制菜设备全产业链,吃下大市场,格力还差点火候。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