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长企业㉕丨恒创睿能:从传统固废回收行业,到站在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风口
不过,由于各家厂商电池规格大小不尽相同,梯次利用暂未得到广泛利用。陈志鹏向记者表示:“梯次利用的原则是帮助退役电池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所,我们提供检测服务和技术方案。不过,很多应用场景还在试验的过程中,毕竟谁也没有遇到过这么大规模的电池退役潮。”
对于不符合梯次利用标准的废旧电池,恒创睿能则遵循拆解回收再利用原则进行拆解、粉碎、筛选、提取动力电池中的镍、钴、锂等核心原材料,并再次用于动力电池生产。
据陈志鹏介绍,公司产品破碎回收端产能约为5万吨,明年扩产至15万吨;湿法冶炼产能2万吨,明年预计将达6万吨。
恒创睿能在湿法回收工艺已建立起技术优势。“钴、镍回收利用率达到98%以上;锂回收利用率90%以上,行业最顶尖水平是93%”。陈志鹏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虽然回收冶炼的金属盐综合成本要比原矿制取的价格低,但是,大部分矿山被大客户长单锁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而回收提炼生产的锂电材料都是以上个月市场价计价。
例如今年以来,多重因素叠加推高碳酸锂价格,致使回收生产的锂电材料并不具备价格优势。
对此,陈志鹏表示,这是因为回收利用的锂电材料仅占总盘子的3%,回收端尚不具备议价权。随着退役潮的来临,动力电池回收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未来5年至少可以降低40%的成本,议价权也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陈志鹏透露,公司计划2025年上市。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