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是一个被逼出来的决定。”
一个视频把雷军推向了风口浪尖。
9月15日,央视网发布的《云顶对话 雷军》先导纪录片当中,雷军接受访问时称自己在37岁时就实现财富自由,接下来他补充到,“在实现财富自由后,已经决定想要退休,可是此时此刻风口在智能电动汽车,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了......所以小米造车是一个被逼出来的决定。”
此话一出,无疑又成为新闻炸点。

“被逼无奈,才迎难而上”,这样的话术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场小米发布会现场。
“造车是被市场逼的。”换言之,雷军自己并不想掺和汽车市场,小米会选择造车完全是来自行业压力之下的意外。
迎难而上的雷军和小米集团又一次被迫站上风口。很显然,比起余承东的狼性和李彦宏的沉稳,雷军的言论更像是对着镜头“吐尽内心苦水”。
回顾手机市场,当下国内手机行业处在第一梯队的就是苹果、华为、小米,接下去的品牌则是vivo,appo等。过去也有如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许多知名品牌,尽管他们的存在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手机需求,但最终不为市场所需,淘汰在所难免。
那小米呢?

如果问雷军其创业时的趣事,那他一定准备一堆滔滔不绝的“非趣事型”故事。除了生意经就是那些难熬岁月之下的黑暗和抉择,他说没有一个创业是简单的,而在涅盘中重生,在重生中继续涅盘,如此往复才得到了打开小米大门的钥匙。
在今年年度演讲中,雷军就曾回顾自己的过去,总结出了自己创业路上的三大失败:金山“盘古”软件系统不敌微软;“盘古”的失败将他带入低谷开始内耗;创建*网却在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中陨落。
无疑造车是最后一次的创业,不能失败。除了面子之外,更多的是来自这位工程师出身内心世界的玫瑰园。
每一个成功企业家背后都有数不尽的辛酸泪,雷军也有。

就在小米成为国内目前首屈一指的智能手机、智能消费以及IOT业务主要的供应商之时,站在高处的雷军猛然觉得想要坚守如今的高地有些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