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阿里巴巴现在应该也是想明白了,过去那种摊大饼式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阿里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与其把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本用在规模扩张、抢夺用户身上,不如用在为现有的这些用户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服务上面来。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还是有点一头雾水,你说了这么多,到底与阿里巴巴的用户留存率有什么关系呢?我现在就揭晓答案,阿里巴巴98%的用户留存率,预示着未来的阿里巴巴,将要放弃以前那种一味的扩张用户、扩大规模、到处攻城略地的发展模式,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深耕现有的用户、特别是深耕高净值用户上面,专注于在已有的领域深耕细作,充分挖掘现有客户的潜力,把现有的这些业务做到极致。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应该明白了,阿里巴巴这个时候对经营策略做出调整,非常的及时也非常的必要。而且,以阿里巴巴在平台经济中的标杆作用,我觉得整个平台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将出现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跟阿里巴巴一样,更加专注于在现有领域深耕细作,专注于做自己专业的事,而不是什么业务都想去分一杯羹,什么领域都要去参与一下。
所以我说,阿里巴巴的这个转变,非常重要,不仅仅预示着阿里巴巴的转变,而是也预示着整个互联网平台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其实是天大的好事。因为如果这些巨头们能够收敛扩张的步伐,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就将迎来一波大的发展机遇。
那么,未来的阿里巴巴,除了深耕用户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我觉得肯定就是公益,这也是阿里巴巴自身所追求的。我记得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假如你有1000元钱,那么这是钱,你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1000元花出去;假如你有1000万,那这就不是钱了,而是资本,你就得想各种办法去投资、去增值;假如你有1个亿,那这1个亿就已经不是你的了,而是整个社会的,你必须把这1个亿回馈到社会,造福于人民。
我觉得马云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就应该有这样的胸怀。企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西方经济学里面教会我们的都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现在这种自私自利的观点已经逐渐不被人所接受了,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必须在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就是说,你在给股东尽可能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多的回馈社会,这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实,阿里巴巴这么多年来,在回馈社会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企业社会责任应内生于企业的商业模式”,这在当时是很有前瞻性的。也是从2007年开始,阿里巴巴每年都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涉及公益、爱心、环境等多个类别。2009年以来,阿里巴巴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如推进青川灾后重建,探索建设社会责任平台等。
2010年,阿里巴巴拿出集团年收入的0.3%,建立了我国首个互联网企业环保基金。近年来,阿里巴巴聚焦扶贫、救灾、环境保护、关爱儿童等多个领域,先后开展了“清源行动”“回箱计划”“95公益周”“团圆计划”“码上公益”等多个主题公益活动,通过公益宝贝的迭代以及淘小学、童话镇等公益产品。持续提升公益参与度,并带动更多的用户关注和支持公益项目,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并延伸至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其公益平台累计产生了6亿元的公益捐赠,员工总公益时长超过了40万小时。
在阿里巴巴这么多的公益项目中,最知名的就是蚂蚁森林,这是阿里巴巴发起组织的一个植树造林活动,以社交和游戏为切入点,非常的成功。我相信很多使用过支付宝的人都玩过这个蚂蚁森林,用户产生的步行、公共出行、网络消费等行为,都可以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用户以此和平台共同在特定区域种下一棵真实的树。也曾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目前,蚂蚁森林的参与者已经超过了5.5亿人,种植、养护的数目早就突破了2亿棵,种植面积有300万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