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苹果发布会召开、首发日到来,华强北又“活”过来了。
此前因市场稽查、二手市场停摆、疫情管控、市面货物短缺,叠加高昂的租金,华强北进入了闭店、关门潮流。
有商人说,“华强北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因此当苹果开售后,不少华强北商人将此当作翻身契机。
本次显微故事就将从苹果第二天的华强北讲起,我们采访了不少在华强北工作的人:
他们中有做仿制系列的商人,从8月开始就盯着工厂出货,并扬言“没有华强北做不出的东西”,却成了高仿产品的接盘侠;
有人原本做国产机和二手,但因为半年生意不好,联系了黄牛党和买家,打算在苹果上市时“搏一搏”,却面临货物砸在手里的危险;有人是背包客,一度失业,现在终于等到了发朋友圈的机会,却没有等到以往的“爆单”。
……
在这背后引人深思:为什么国产手机这么多,偏偏只有苹果能如此火爆?又为什么今年火爆密码开始失效?
以下是关于华强北的真实故事:
文 | 杨佳
编辑 | 卓然
01
苹果发布会结束的当天,华强北的商人已经在行动了。
沉寂了许久的店铺再度开业,迎来了不少操着外地口音看货的老板;路边小推车在狭长的走廊和道路里穿梭,多了许多苹果的包装盒子;许久未开张的背包客们和二手主播们也拎起包流连于柜台边,向老板们打听,“有没有14货源?什么价?最快什么时候到?”
有实力的渠道商,在拿到货物之后,晒出图片。
许多游离在华强北外围的黄牛,也闻到了商机,不管自己手里有没有货,均在朋友圈打出了“可预定”的广告,许诺“首发当天即可拿到”,并承接下订。
卖配件的店里,老板举着电话问工厂,“配件什么时候可以到货”,并回过头嘱咐店里的员工在电商平台上更新工厂发来的式样图,还不忘提醒说,“发货期限选长点。"
整个华强北,都因为苹果新品发布而热络了起来。
就连最近一直在朋友圈发布华强北萧条景象的石哥,也打起了精神在朋友圈满信心地说,“放心,华强北的精英已经在行动了,机器到手2天就能破译,1:1的机器四天就能出样,半个月就量产。”
石哥的信心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在华强北做Apple产品相关的生意多年,在华强北最著名的飞扬大厦有一节柜台,见证了2007年苹果进入中国以来备受追捧的局面。
早在8月,苹果还没宣布将在9月8日日举行新产品发布会时,石哥就忙碌了起来,他得到消息称,“已经有华强北的工厂从富士康弄到了苹果新品的外壳,开始批量生产外包装了”,于是紧盯着工厂,也做好了随时去拉货、抢占市场的准备。
甚至,早在苹果召开发布会之前,石哥已经在朋友圈发布了新机外形、参数和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