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国产高端机,“新品价格不稳定,二手没利润”。王玲说,去年小米MIX 4上市时,顶配价格逼近晚一个月上市的iPhone13 256G版,可到年底时候,iPhone13依旧是6799元,仅在不同的渠道几百元的波动,但小米这款手机跌到5000元以下,甚至在一些大平台来到了4500元左右,让许多卖家措手不及(一般卖家从渠道商订购手机,价格便宜300-500元左右),最后只能高进低卖出货,有些卖家一度将价格降到了4000以下谋求回本,更加剧了价格的不稳定。
国产新机的价格不稳定,也会传递到二手市场,降价意味着买人少,“加上高端机二手定价也不会便宜,再加点钱,都可以买一个不错的新手机了。”
王玲说做卖手机是一门生意,“总是要赚钱的”,自己作为商人自然要趋利避害,“流通才是第一要义。”
03
大家都参与的另一面,意味着竞争激烈。不仅是同行之间竞争,也是线上和线下竞争,更是品牌和下游卖家的竞争。
图 | 防止竞争的一些举措
“做iPhone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阿飞说。
他曾是一名“水客”,现在空闲了会在华强北做背包客,通过网上接单帮忙买家订购手机。据他介绍,2020年以前是做这行的黄金年代,一台港版或美版手机(俗称水货)比国内便宜千余元,加上自由行高度发达,于是华强北产生了一条产业链:和旅行社合作,让自由行客人帮忙订购手机后,再雇人带回来售卖。
但这些年因为疫情和严查走私的关系,“水货”难以进入华强北,因此华强北的货源比之前减少,大部分卖家大家只能盯着国行版下手,或者冒险运输进关。
同时,卖家的出货空间也在变小。这些年苹果除了在自己的官网和线下授权店,也开始和诸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进行合作,这些平台不仅可以直接从官方备货,有正品保证,还因财大气粗,进行补贴、提供分期服务、价格直击华强北小卖家的进货价,还提供官方渠道以旧换新补贴及售后服务等 ,直接抢走了华强北大部分客户。
另一方因市场行情的低迷,“消费者们也更理性了”,王玲说,“大家摸清楚了手机上市的,也知道2周之后价格必然回落,所以热情没有那么大了”,加上苹果在中国经营多年,备货也不像以前那么保守,因此黄牛的生意持续不了多久。
像在杭州,已经有黄牛的手机“砸"在手里,得低于收购价出售,在王玲看来,“这以往是不可能的”。
至于仿制,面临的挑战更大了。
在华强北做修理的吴川解释,“手机仿制一般改版或者组装而来,周边产品则高仿为主,随着iPhone技术投入越来越多,如序列码、全局密钥等,虽然技术能破解,但是落在制作成本上贵了不少”。
叠加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这也是许多苹果精品高仿系列产品,比普通国产产品贵的原因。
“此外iPhone已经有品牌效应,只要稍加变动,下游的形式就极其容易发生变化”,让不少华强北打算“捞一笔”的商人反而成了接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