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智能座舱方面,高通要面临的竞争其实不在当下,而在于未来的几年。随着国产芯片的大量交付,在全面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高通在中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而高通有60%的营收都来自中国。
当然,高通在汽车业务上仍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由于长期在通信方面的技术积累,高通的车载网联和C-V2X从技术到市场,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
这部分业务包括覆盖车内的蓝牙、Wi-Fi连接技术、高精定位、4G/5G连接技术、车路协同等场景。根据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到2024年有近75%的新车将嵌入蜂窝技术。目前,高通在全球车载网联领域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全球有超1.5亿辆汽车采用了高通的车载网联方案。
而在云侧终端管理方面,高通车对云平台面向骁龙智能座舱,以及骁龙4G/5G平台提供集成式安全网联汽车服务套件。这块业务,在高通智能座舱和车载网联业务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也具有同样的系统性优势。
03 结尾
高通确实到了需要业务转型的时候。
7月份,高通发布三季度财报,营收109.36亿美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37.3亿美元,同比增长84%。但这其中,有超过5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手机芯片相关的业务板块。
今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迅速下降。IDC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4.7%。扩大到全球,Strategy Analytics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7.8%。
而作为智能手机的核心组件,手机芯片业务在高通的收入占比中又达到50%以上。所以今年三季度,高通手机业务收入环比下跌了4.09%。同时,高通自己也预测,由于受中低端处理器的影响,四季度手机业务增长将放缓。财报发布后,当时高通的股价就下跌了4%。
从目前来看,虽然高通在手机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仍在,但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消费的低迷,高通的隐忧也开始出现。所以高通自己其实也在寻求新的增长曲线,比如云服务器市场。
2021年,高通以大概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芯片创业公司Nuvia,试图第二次进军云服务器市场。
云服务器市场的芯片出货量虽然没有高通的手机芯片大,但高端云服务器处理芯片每颗超一万美元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高通手机芯片几十美元的定价。所以高通在进入服务器市场之后,也将扩大它在半导体行业最热门的领域覆盖。
可以说,从手机到汽车,再到云服务市场,高通正在试图从一个智能手机芯片的顶级制造商,转变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半导体供应商。而这条路,高通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