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国家划分,中国有356座5G城市居于首位,随后是美国(296座)和菲律宾(98座)。
再具体到一些国家:
英国的3UK公司在5月底宣布,其5G服务覆盖英国54%人口,另一家运营商EE也宣布其5G网络覆盖超过50%的人口,比预期提前一年,并承诺到2028年让5G网络覆盖英国的所有地方。
截至今年3月,韩国5G用户数为2290万,5G用户占比达45%,是全球5G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预计到今年年底,5G覆盖率有望达到总人口的93%。
美国运营商T‐Mobile的5G用户规模已覆盖3.2亿人,也就是97%的国民;另一家运营商AT&T总移动用户数达20337.3万户,5G用户超7000万人,渗透率超34%,预计在2022年底前达到1亿人。
要注意的是,T‐Mobile的5G用户规模之所以那么多,是因为它采用600MHz的低频段来建造5G基站。
由于600MHz频段的传输距离很远,5G基站的覆盖范围很广,所以早在2019年12月,美国全境的5G覆盖面积就达到100万平方英里了,我直接上一张宣传图吧:
![](http://imgq8.q578.com/ef/0925/e9143eb665214228.jpg)
换句话说,我们当前的5G基站建设速度,其实已经很保守了,前期仅仅是几十个大城市试点,后期等到700MHz的5G基站成熟后才开始全面铺设,让最广大的农村地区也能接收到5G信号。
额外提一句,由于采用更低频的600MHz,美国的5G平均下载速率在2021年下滑到93.73Mbps,上行速率是16.17Mbps,而中国的5G下载速率是341.20Mbps,上行速率是71.98Mbps……两国的网速差得有点大。
所以也有人调侃,说美国的5G用户规模是强行将4G用户转变过来。
我们国内的5G推销当然也存在「诈骗式」宣传,我就经常收到类似的营销短信,说能低价享受5GB流量,结果业务办理界面却是5G套餐,稍不注意就会升级成5G卡,等办理成功后再享受5GB流量……许多人都被这样的套路恶心到了。
更不要说,目前大家集中吐槽5G的很大一点是,5G套餐太贵了。
确实如此。
在4G时代,中国的流量费用在全球都是偏低水平,每1GB费用是0.61美元,排名从2019年的165名上升到第12名,第1名是印度(0.09美元/ GB),最贵的是圣赫勒拿岛(52.50美元/ GB),美国是(8美元/ GB),德国是(3.87美元/ GB)。
中国信通院整理了来自GSMA的数据,主要国家的每个月话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