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阿里的全球数学竞赛结果揭晓,从全球5.5万选手中脱颖而出,四位数学王子成为本次冠军,每人将获得四万美元的奖金。
这四位选手平均年龄25岁,正在国内外名校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山巅的风光虽然美丽,但爬上山巅并不易。
金牌得主陈泽坤说,“我都是在有一些比我厉害的人的环境里长大的,所以我一直知道总有比我厉害的人。”
银奖得主周胜铉说,”选择数学实际上选择的不仅仅是快乐的瞬间,它还包括在做出问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痛苦、煎熬,看不到突破的希望。”
我们不敢奢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其中的一员,但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顺利一些的心愿还是有的吧!
很多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几近崩溃,一谈到写作业就是鸡飞狗跳,咆哮的声音两栋楼都可以听得到。
父母何尝又愿意如此呢?孩子对学习不上心,父母心力交瘁。
如果没有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一定是我们的方法错了。
下面的一些方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01 树立目标
一位重点高中老师在他的文章中说,第一次月考就是期末试卷。他们的学生一路都是卷王,没有强大的内驱力,又如何能做得到呢?
而牛娃年年都有。
杭州某高一一位女生,不仅有颜值,在这次月考中,六科单科都是第一,在重点高中,一个单科拿第一已不容易,竟然六科第一。
在深圳某高中一名高一新生,想竞选数学课代表,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直播做高考数学试卷,在一个半小时,得到112分。
每个人成长的路径不一样,孩子也不一样。而有些成功的先例,也值得学习。
他们的孩子在初中曾经都非常的普通,沉迷游戏,名次也在100名开外。
这妈妈曾在暑假带着即将读初二的孩子参观省城最好的高中,孩子看着红榜上长串的清北录取名单,一颗火苗就在心中燃烧,树立了一定要考取这所知名高中的心愿,老天从不辜负追赶星光的人,他最终如愿以偿。
一位父亲曾带着女儿参观清华大学,请一位清华学子做向导,清华大学的人文环境、名人故事、逸闻趣事、各种美食等等,都让这位女儿大开眼界,“我要考清华”的梦想就此点燃,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她也如愿考上了清华。
在一个成功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善于引导的父母。
这样的励志故事还有很多。
有句话说得好:想要造一艘船,首先应该做的,不是让大家去找木头,而是先激发大家对海洋的渴望。
02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激发出强大的行动力。
这次的金牌得主陈泽坤说,“倒不是因为做数学非常伟大而去做,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收获很多能让你‘哇’一下的快乐”。
他认为,学好数学最关键的是要有兴趣。“你得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越学到后面,兴趣和精力的比重更大,可能会大过天赋。”
而关于兴趣,我相信一句话,当兴趣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而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看到每一次哪怕一点点的进步,都给予一次小小的肯定,肯定的次数多了,就会释放出多巴胺,有了多巴胺的释放,人的行为就会变得可以持续,不断地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