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精神分裂症服药多久才能治愈?一个容易令患者失望的答案——精神分裂症,恐怕需要终生服药。
精神分裂症,大多数病例属于慢性病程,往往要患者的一生,即使个别病例症状控制良好,但一旦停药,复发风险将增加50%,更可怕的是,复发可能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治疗,而不是“多住一次院”那么简单。精神分裂症的疾病本身,就容易造成对于人的认知、情感即社会功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过去的治疗理念,以复发次数为依据判断患者的服药时间:初次发病服药3年以上,复发1次需要服药5年,而如果第二次复发将终身服药。根据临床观察,这种治疗理念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导致患者的复发率上升。所以,目前对于精分的治疗,更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最好终身服药。
治疗中断的危害
对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现状,目前仍需要用药物控制症状,而一旦停用,疾病极可能复发或加重。所以,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敏感的个体,最好规律服药,即使是治疗过程中只有很短的停药间隔,也很大幅度升高其复发的风险,长期停药后果会更加严重。
有学者研究,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明显的个体时,在2周内停用原药物剂量的50%-75%,发现患者复发的风险升高了5倍。
有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吗?
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来说,根据先后的产生顺序,分为两大类,也就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尚无第三代之说。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又叫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近几年,已经有很多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上市,如2007年获得FDA批准用于重性抑郁障碍的阿立哌唑,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分裂症,效果较好;还有2010年获批用于治疗分裂症的鲁拉西酮,都属于年轻的二代抗精神病药。
对于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来说,都是由于阻断多巴胺受体发挥抗精神病的作用,然而,阿立哌唑属于多巴胺D2受体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尤其在15毫克以内时,更多发挥着激动的作用,而15-30毫克时才具有阻断作用,也正是因为其奇特的药理作用,曾有学者将其比作三代抗精神病药,然而这只是个别人的观点,国际治疗指南上,该观点并未得到认可。
对于大多数的精神疾病来说,并不是最新的、最贵的就是最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很多患者,即使每日服用2-4毫克的氟哌啶醇,症状依然控制良好,所以,如果找到对自身有效的药物,最好不要轻易更换,更不建议停用,以免导致疾病复发,影响未来的预后。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每日更新相关医学常识。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即I型和II型,前者以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阳性症状为主,后者以情感淡漠、意志缺失、主动性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与脑内多巴胺系统功能亢进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中枢神经递质,参与人体神经精神活动的调节,其功能紊乱(亢进或减弱)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大多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来发挥作用。

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包括: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硫利哒嗪等);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等);硫杂蒽类(如氯普噻吨);苯甲酰胺类(如舒必利)等。这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相当有效,但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泌乳素升高、嗜睡、抗胆碱作用、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当然,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不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一般疗效不佳,甚至可引起阴性症状,部分患者阳性症状不能有效缓解,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较多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等,于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