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后刚一个月,乐视已经野心勃勃开始做自制剧了。有意思的是,贾跃亭的第三任妻子甘薇(已离婚),也出演了这部手机流媒体剧《约定》。
可惜,这部剧太糊了,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http://imgq8.q578.com/ef/1008/e14469094485b5d3.jpg)
图源:腾讯视频
摸着石头过河,艺高人胆大的乐视,继续忙着铺大盘子。
2005年,在“高人”的帮助下,乐视和中国联通的合作,成了乐视帝国雄起的一大重要拐点。
乐视大手一挥,不仅将中国联通的流媒体内容包圆儿了,还独家包销了LG品牌的C950手机。这步乐视触达用户的一先手棋,让乐视赚了个盆满钵满。
有了成功的先例,后来的合作自然顺风顺水。“平台+内容”之后,乐视盯上了“终端+应用”。
2012年,乐视谈下了和中国网络电视CNTV,乐视的机顶盒带着一机一码的广电总局授权编号,走进了千家万户。
乐视不仅邀请了曾在联想供职了17年的梁军,独立出来了乐视致新做电视,还联合富士康,打造了超级电视和乐视盒子。
![](http://imgq8.q578.com/ef/1008/d3d04135123a56e5.jpg)
梁军 图源:视觉中国
贾跃亭这套“平台+内容 终端+应用”的商业模式,能成功赢得那么多商业大佬、投资大王的信任,自有它的道理。
那为何蒸蒸日上的乐视帝国,后来会顷刻倒塌?
失败的道理,事后看来很简单。
靠网站的正版剧卖观众会员,不比免费赠电视卖会员。后者要实打实依靠强大的资金支持补贴。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电视并非再是家家必备,有多少人会每晚守着看电视,又会有多少人甘愿投钱买电视的会员?
光是靠融资,也抵不住长期烧钱的硬件投入。烧钱大战中倒闭的一家家共享单车企业,就是先例。
孙宏斌曾在乐视陷入危机时,打算除了汽车业务外,出资解决乐视的所有债务。但发现,烧钱造出的天文数字已经救无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