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为何发生在一群技术人身上?
故事为何出现在革新变旧的互联网?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它让人看到在代码背后,个体与个体缔结的情谊。或许故事只可能发生在这里——发生在向未知进发的这群人身上。

杭州西溪路569号,蚂蚁集团园区内的3号闸门见证了最多人潮汹涌的时刻,早上9点半开始,闸门上千次开合;10点半左右办公区接过热闹,键盘按键落下弹起;到了下午,大小会议接连不断,年长一些的程序员成为会议室的焦点,年轻的面孔也可以随时接过话茬。
在互联网公司,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的互称英文名,有的互称花名,而蚂蚁的技术人惯以师兄弟相称。
再过一段时日,等到这一年的秋招结束,现下最年轻的师弟也将要成为师兄。每个刚入职蚂蚁的新人,都会在内网自动生成一份个人简历,里面除了花名、办公地点等基本信息,还有一栏,“师兄”。


师徒关系在传统行业里很寻常,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却有点意外。
但对于蚂蚁来说,意外中又带着必然。支付宝诞生初期,是一段充满探索与试错的经历。前进路上,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很多时候,还得靠“摸”着“师兄”过河。就连CTO,都是师兄弟。
蚂蚁现任CTO倪行军2003年毕业时,在报纸夹缝里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后上门应聘。那一年,他为支付宝敲下第一行代码。
入职后,他多了一个师弟,比他还大3岁——放弃攻读上海交大博士学位的程立。后来,两人一起杵在公司楼道里吞云吐雾。
彼时的支付宝,不存在“支付宝账户”概念,用户通过银行或邮局转账的方式交易,支付宝作为中间人协调交易额度,这就导致程序员不仅要写代码,还要会“对账”。
有一回,程立算来算去都差了10块钱,翻来覆去还是找不出错账,就问师兄能不能自己赔。被倪行军断然拒绝了。对账的工作必须继续,最终查出是因为网络设备故障,导致了一条数据出错。

2008年新年,程立参加了一个大项目,当时总账上有3分钱误差怎么都查不到原因。所有人围坐在一起,机身的风扇转得让人焦躁,但程立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为10块钱错账抓耳挠腮的人了,最后关头他看出来是计算公式颠倒了。
整个过程,程立都显得很淡定,给身边年轻的程序员们巨大的冲击和安全感,“师兄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会对你影响很大,他教会了你做人做事的一种态度。”
成为CTO的程立,还给后来的师兄们提了十六字箴言: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
2010年,初代师兄弟们达成共识,要有自己的数据库。4年后,程立决定在2014年的“双11”中,让10%的交易库数据跑在完全自研的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以下简称“OB”)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