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成功后,2015年“双11”,100%交易数据链和支付数据链都搬到OB上。也是在那一年,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的升乐,进入OB团队实习。

升乐
从时间节点上来说,他的职业生涯和OB的蝶变几乎是同步的。按照团队的传统,新人报道后都要到“双11”的作战室参观。彼时他看到一张大屏上展示着交易额的曲线,屋内音量最大的是键盘的敲击声,只要曲线走势稍有异常,上百颗脑袋会整齐划一地低下,检查负责的模块。
后来,升乐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在某一年的双11前夕,他负责的新技术突然出现bug,原本可以将支付体验提升20%的技术,忽然成为这场“大考”里的变数。那段时间,升乐连做梦都在思考哪里出了问题。
数不清的代码在屏幕上闪过,整整一个周,师兄和几位资历深的程序员陪在升乐身后一起排查。当问题终于被找到时,所有人如释重负。
2021年,升乐也成了师兄,就在那一年,白苋入职,成了他的师弟之一。

师兄升乐与师弟白苋
白苋向HR争取到了升乐左边的位置,“这样方便问问题。”然而,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非常忐忑,总会反复思考自己的每一个问题是不是“傻问题”。相同的心态,升乐做师弟的时候也有过,所以总是会主动找白苋聊天。日子久了,白苋也总结出一套向师兄提问的秘诀:
“一定要在师兄发现问题前把问题问出来。另外,傻问题永远比没问题好。”

大约从2020年开始,技术新人与师兄的见面会被各团队自行安排的登山、做公益等活动替代。因为校招生逐年持续增长,园区内已经没有足够大的场地集中举办仪式了。
经过十八年的发展,蚂蚁技术人的“传帮带”文化也在升级迭代。2019年,蚂蚁在内部成立“蚂蚁元学堂”, 每位技术新人入职后,都要到元学堂脱产学习三个月。
这个内部“技术大学”的讲师由技术高管和“金牌师兄”担任,此外每年还会邀请来国内外技术大咖来做技术分享,人工智能根目录级人物,美国三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也曾来此做过编外“师兄”。

内部“技术大学”的设置,让蚂蚁技术人保持着一种终身学习的氛围和开阔。
支付宝技术部支付数据应用团队的高级算法工程师庄紫在一次算法合作研究任务中,第一次与算法专家冰洲产生了交集。那是一个虚拟的学术小组,讨论的问题大多关于前沿学术研究如何应用于实际业务中。
在程序员的世界里,一直通行着一个道理:技术这一行,保鲜期短,不进则退。为了使得自身长期处于“保鲜期”,技术人往往在离开象牙塔之后继续在岗位上学习。庄紫本身的专业是精算和运筹,偏向于数学而非计算机,内部技术大学刚好承接了她继续做学生的状态。
每一行代码,都是技术人自己的名片。庄紫对冰洲的第一印象是“他的代码写得很漂亮”。但这对跨专业的庄紫来说,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