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到生死存亡之秋,3dfx 依旧坚持所费不赀的多芯片架构,硬件规格也远远落后Nvidia 和ATi 等竞争对手的主流产品。
当Nvidia 和ATi 单芯片产品陆续进驻品牌电脑大厂,就注定3dfx 死期不远。
坊家普遍有某种观点,认为3dfx 把自己绑死在Glide API,所以无法有效应对DirectX 和OpenGL 等业界标准3D API 开发的游戏,恰好相反,3dfx 驱动程序很长时间一直都是业界兼容性最佳者,3dfx 反而是软件实力远大于硬件的经典案例。那时玩家玩游戏的,应该都不会怀疑3dfx 驱动程序是否值得信任。笔者就是靠Matrox Millennium 或Mystique 搭配Voodoo 当标准配备。
2. 地利 对家用游戏主机的怨念浪费太多资源:
3dfx 先后争取SEGA Dreamcast 和微软Xbox 合作机会,为前者耗费一年多研发却一无所获,输给日系背景的PowerVR(坦白讲,3dfx 一开始就在对手主场作战,处于极度不利局面,当年还是学生的笔者不感觉有丝毫讶异),还与SEGA 对簿公堂,为后者更花1.86 亿美元并购GigaPixel,散尽最后家底,还败给NVIDIA。
我们可从日后AMD 变相寡占Sony PlayStation 和微软Xbox 的经验,得到简单结论:游戏机利润并不高,顶多是细水长流的现金母牛,不见得值得3dfx 花这么大力气和代价争抢。

实在很难想像3dfx 可存活至今,且垄断微软Xbox 和Sony PlayStation 的画面。
3. 人和 并购STB 让自家球员兼裁判:
这才是压死3dfx 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来想花1.41 亿美元抢走NVIDIA 最大客户,却一举得罪所有独立板卡厂商,转向支持Nvidia 和ATi,平白把客户送给对方。
之前Nvidia 原本没有同时服侍大量客户的经验与技术支持能量,突然被3dfx 这世纪大烂招逼到什么都有了。
回到Nvidia 和ATi 群雄大乱斗时成功突围的1990 年代末期,两家公司有共同点:尽其所能扩大基本盘,但3dfx 却彻头彻尾反其道而行,会如此快速败亡,也不让人意外。
追加题:AMD 有可能如法炮制CPU 成功模式挑战Nvidia霸业吗?
既然都讲到Nvidia,其实这问题简单一句话就能打发,但笔者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这地方颇有多加解释的必要。
一言以蔽之,AMD 的CPU 和GPU,败部复活之路截然不同,前者是集中资源打造一系列Zen 处理器微架构,花了很长时间发展统一AMD 内部SoC IP 区块通用控制方式 Infinity Fabrics,才有本钱采用简化晶粒种类的Chiplet 策略,并藉由台积电先进制程,有点胜之不武取得对英特尔的优势。
但AMD 的GPU,和Nvidia 长期同为以台积电为主要代工伙伴,制程从来就不是决定两边胜负的关键因素(尤其Nvidia 一直不乏抢先使用先进制程出事的前例,NV30 和GF100 就很让人印象深刻),2011~2015 年,两家公司GPU 同样黏在台积电28 纳米制程很久,从高效能计算、专业绘图到游戏,Nvidia 相对AMD 的强势点只有越来越大,就是最好证明。
原因很简单,Nvidia 有办法针对不同应用研发不同GPU 微架构,让计算和游戏分而治之,更持之以恒耕耘生态系统(自从2006 年到今天超过15 年),建立几乎滴水不漏的CUDA 封锁网,造就数以百万计开发社群,这可不是区区一句驱动程序品质良好就能一笔带过的历史轨迹。论研发支出、品牌形象、与游戏玩家的紧密度和可让玩家感受到热情,AMD 从来看不见Nvidia 的车尾灯。

2006 年至今发展超过15 年的CUDA 生态系统,一直是Nvidia霸业的基础,与台积电制程技术到底好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别说AMD,连看起来倾尽全力发展OneAPI 的英特尔恐怕都难有挑战本钱。
讲更白一点,AMD GPU 近况有点起色,主因不外乎终于可以双轨化了,不必强迫计算导向的GCN 微架构硬跑游戏,然后师承自CPU 的大型化快取记忆体,也似乎多少可抵销Nvidia 的秘密王牌:自从NV40 后,被大量专利权保护的先进记忆体资料传输压缩机制。过去这让AMD GPU 长期需要更丰沛的记忆体频宽,性能才有机会对抗Nvi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