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下去,作为猎头的Cara,自己的工作也难保。生完孩子仅两个月的Cara没有时间犹豫,立刻返岗工作。
由奢入俭难,即使勉强保住饭碗,过惯了安逸日子的硅谷CEO和员工们,不得不学会节衣缩食,对手里的现金流做出更精细的规划。
硅谷创投基金Fusion Fund创始人张璐告诉36氪,现在市场上的资金很恐慌,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也不乐观。“以前大公司都是做增长数据,现在是survive(幸存)心态,对应的做法是展示正现金流,控制成本。”
据Quartz报道,Meta目前的核心部门也不再招聘。其实早在今年9月,公司告诉部分员工,必须在规定时间转岗,否则会被辞退——员工们把这种变相裁员私下称为“静态裁员(quiet firing)”。
以开会为由的免费旅游当然不会再有。在Meta工作的Will再有什么远程协作任务,除非特别紧急的事务需要出差,其余只能远程Zoom会议解决,Meta员工的健康津贴(可用于孩子日托班、健身房等),明年开始从每年3000美元降到2000美元。
寒冬来临,Will和家人本想今年买第二辆电动车,现在也暂时要搁置。“经济不好,先缓一缓,暂时不买大件了。”马斯克裁员的狠毒,也让他们对特斯拉的印象跌至谷底。“再也不买特斯拉了。”Will的家人愤愤道。
悲观?乐观?
如果看财报,很多裁员的科技巨头其实并不缺钱。今年9月末,Meta的账上还躺着400多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苹果同期也有236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其实不需太过悲观。马斯克在推特的无情“杀戮”,其实只是极端事件。这一次的硅谷裁员,并不意味持续性的衰退,只是现实发展还暂时低于预期。
硅谷公司和资本市场普遍认为2022年经济就会复苏。最后迎来的却是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市场上流动的钱变少了,恐慌情绪弥漫开来,从投资人、企业、CEO,传导至员工个体。
此轮硅谷裁员潮,波及的多是没有贡献直接利润的创新部门和职能部门。根据扎克伯格的公开信,这次Meta裁掉最多人数的是招聘部门(recruiting)和销售部(business teams)。
“硅谷公司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索未来方向。经济好的时候,对这类项目容忍度会更高,下行时裁撤也不会对主营业务有影响。”投资人张璐对36氪表示,“一旦形势变好,还是会加快马力拓展,做增长。”
即使光景再差,硅谷的统治者们仍在尽全力保全“创新”的火苗。多位驻扎硅谷的员工都向36氪谈到,此轮硅谷裁员,研发团队是影响最小的部门。
裁员凶猛,但硅谷并没有冻成铁板一块,其中仍有可以涌动的新机会。
美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的研究负责人Tim Herbert就发现,企业级软件、信息安全和IT基础设施公司还很缺人。“的确有人被裁员了,这部分人非常焦虑,但是也有人是完全不受影响的。”根据协会数据,仅仅是10月,科技行业的开放岗位就从1万个涨到3.7万个。
一些小公司甚至还在激进扩招。一位被推特刚刚裁掉的员工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她在领英上收到很多创业公司的邀约,“现在我等得起。”
即便硅谷公司整体裁员并不夸张,但对于亏损严重的twitter或过度扩招的Meta,只有痛苦换血后,才有轻装上阵的可能。
在最近的推特全员大会上,马斯克告诉留下的员工,就像Andy Gross的名言“只有偏执者才能生存”,“现在,我们要变得偏执,才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