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卑微的收入遇上普遍过万的县城房价,究竟是谁拖了谁的后退,还是谁误了谁的大好前成?
过完初三,背着行囊去大城市拼的老铁们心中自有答案。
1
早上差2分9点,中西部某县城的街道上,店门紧锁,稀稀拉拉没几个人影。
很多人说是拼多多的镰刀把县城的小商小户都割了。
有一些道理,但更关键的或许是这些年越来越老的城市基本面。
有钱人最次都到省城去了,因为孩子的教育,因为更好的就业,也因为家族更好前程。
这县城和中国2000多个县城中的大多数一样,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之后,也就是10点半,街道上才会有一点点能做生意的微薄人气。
非过年期间的平时,你是很少能见到卖早餐的摊,因为确实没啥年轻人上班。
这跟深圳城中村早上6点半完全不一样的场景,天虽然没有亮,但街上的生活奋斗的气息就已经十分浓厚。
如下图深圳城中村:
对比中西部县城的状况,此处引用李清照的诗:这些早晨9点的县城,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中西部某县城新区实拍:
记得2019年新年刚过,老家的一个亲戚的孩子大学刚毕业,因为要照顾生病的母亲,所以就在县城尝试着找份工作。
结果如所有人的想象。什么工商管理、会计本科毕业,在这一片产业几乎绝迹的盐碱地上,根本就没有体面生存的可能性。
2200块钱/月单休,都算是高工资高福利了。
干不干?不干拉倒!
出门买菜的大妈吐槽说:“收入十年不见涨,今年想给儿子置办的婚房倒是一会儿一个价,俺也不懂,听必贵园卖楼的小伙子给我说,放水了。”
县城中央大道上的必贵园售楼部门口每天人来人往,而且夜里的灯一直亮到很晚很晚,据说他们是目前这个小县城最忙碌的一群人。
听说上个季度他们队伍里的销冠奖了一辆BYD轿车,这可是普通县城白领3年多的总收入。
世界的真相,经常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当卑微的收入遇上普遍过万的县城房价,究竟是谁拖了谁的后退,还是谁误了谁的大好前成?
畸形的终归要挨刀子。
收入裹不住房价的月供;
优秀的年轻人每年都在背着被子卷往外走;
二手房交易几乎为零;
房地产的流动性很差;
……
这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在时刻提醒大家,那些现在劝你到县城买房投资的人,要么是傻,要么就是良心坏透了。
2
请时刻警惕,所有在大城市的投资逻辑,如果换到了县城可能就是坑,就是更加看空的依据。
▲中国行政级别一览表
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是需要明确的。
当我们在说高铁商圈、地铁优势、航空便利、大城市群等利好的时候,城区户籍人口不低于500万人这条红线是基本的前提。
离开的城市基本面去炒概念就是耍流氓。
相当一部分县城通了高铁究竟对房价是好事还是灾难?
大多数县城有资格修地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