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央行在这次货币放水中选择了不跟,也采取了如打压房地产,大规模进口粮食和能源等一系列对冲世界大通胀的相关措施,但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我们同样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比如,国际铁矿石价格涨上天了,我们国内房价,汽车,零部件要不要涨?比如美国的小麦,玉米价格暴涨,我们的粮食价格涨不涨呢?还有我们每年大量进口的大豆,原油等大宗商品,其实都已经先涨为敬。
美元、欧元这种世界货币,自然可以在全球买买买,狠狠地搜刮收割一把,但大多数不是世界货币的国家,尤其是普通民众,不仅要遭受世界货币的掠夺,还要默默承受通胀的抢劫。
怎么办?

最近我们看到央行开始稳步放开境内个人在5万美元额度内的境外投资。这也是一种对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对冲,既然印出来的欧元、美元都在世界各地买买买,我们也面临着被动通胀的压力,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富裕的外汇纸币又有什么理由不出去买一些优质资产对冲呢?
按照这样的趋势,笔者猜想,未来几年新一轮跨国并购潮可能已经箭在弦上,唯有纸币换优质资产可能才是对冲通胀的利剑。
光被动挨揍,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