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和M2余额同比增幅走势图
由图,从2020年1月份,不管是M2增速还是社融增速(M2主要是由贷款创造的,社融除了贷款等间接融资外、还包括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所以,社融额会大于M2额),都出现了一个大幅增长。
可到了6月份之后,M2的增幅首先见顶,到了9月份社融的增幅也到顶。
请注意,是增幅见顶、可增加的总量(这是个累计值)却一直在增加,但印钞放水的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了。
增速逐渐放缓、增速没有之前那么猛了,虽然总量也在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一步步缩小,这就是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结果。
大家如何感受到信贷回归正常化呢? 就是贷款变难了、利率变高了。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包括经营贷/按揭房贷在内的各项贷款,其审批都在变严、利率都在提高…即使这样,还是没有额度、款放不下来。
为什么年中就出现流动性拐点的苗头、可直到四季度才显现呢? 亲…货币政策的传导,需要一个过程、是有时滞的啊。
进入2021年,大家关于信贷回归正常化的感受更加强烈: 贷款审批进一步变严、利率进一步提高。 关于房贷利率不断上涨的新闻,时不时的报纸的头条。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本轮信贷大放水就此结束、低息贷款获取低成本资金的机会就此结束、端着盆子顶在头上接住央妈放出水的阶段就此结束。
这些年,很多人吃饱了信贷放水的红利、赚足了央妈印钞的收益,并想着永不停歇下来。
3
有一个灵魂拷问: 你赚的是什么钱?
第一种是劳动赚钱,通过工作获取收入、通过提高技能/生产效率赚取更多的钱; 第二种是赚韭菜的钱,在资产低价时买入、在资产泡沫时卖出,赚取差价; 第三种赚得就是央妈放水的钱。
如何享受央妈印钞放水的红利呢?
一是尽可能的多贷款负债,二是尽可能的多购买资产…负债额是固定不变的、会因为钱变毛而还款压力减轻,资产的价格会随着钱变多而水涨船高,一减一增间就躺赢了央妈放水的红利。
这就是2008年大放水开启至今的十余年间,很多人赚钱、跑赢印钞机的秘密。
运气好的,买对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房子、房价涨10倍不止,运气差些的、只要是买了房子,也能稳赚三倍以上的收益。

▲2008年后,GDP涨幅和M2涨幅明显拉大
当代表实物的GDP和代表货币的M2、其涨幅缺口越来越大时,意味着更多的钱对应着更少的商品,结果就是钱变毛、钱贬值,相应的就是价格上涨…主要是资产价格的上涨。